第7章 吴郡初识孙伯符(2/2)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动容。优于市价三成,还能以物易物,这条件极为优厚!
孙策却并未立刻答应,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刀:“如此优厚条件,黄小公子所求为何?莫非也想学吕不韦,奇货可居?”
月英面对孙策的威压,神色不变,坦然道:“将军明鉴。小子一介商贾,所求者,无非是财货通衢,生意兴隆。将军若能稳定江东,扫平祸乱,于我商号而言,便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此乃互利共赢之事,小子不敢有非分之想。况且……”
她顿了顿,语速放缓,带着一丝深意:“将军志在天下,未来用钱用粮之处甚多。‘金鳞’别的不敢说,在筹措钱粮方面,或可略尽绵薄之力。”
孙策凝视着月英,仿佛要看清她这番话背后真正的意图。一个十岁孩童,竟能说出“志在天下”、“营商环境”这等词语,其见识格局,远超常人。
帐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孙策忽然哈哈大笑,声震屋瓦:“好!好一个黄英!年纪虽小,气魄不小!你这个朋友,我孙伯符交了!具体的交易细则,让你的人与我的功曹详谈便是!”
他站起身,走到月英面前,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不轻),豪气道:“今日高兴,黄小公子可否赏脸,与我等共饮几杯你这带来的‘烧春’?”
月英感受到孙策那扑面而来的豪迈与真诚,心中亦是一松,知道初步的信任已经建立。她微微一笑,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只是小子年幼,不胜酒力,只能以水代酒,陪将军尽兴了。”
“无妨!”孙策大手一挥,命人摆酒设宴。
是夜,孙策大帐之中,灯火通明,酒肉飘香。孙策与麾下将领开怀畅饮,月英虽只饮水,但言谈举止,不卑不亢,偶尔几句对江东局势或经商之道的见解,皆能切中要害,引得孙策连连称奇,帐中诸将也不敢再因她年幼而有丝毫轻视。
典韦立于月英身后,如同一尊守护神,沉默地观察着一切。
月英一边与孙策对答,一边留心观察。孙策果然如史书记载,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但又带着几分轻躁。若能与之结下深厚情谊,未来或许真能改变他遭许贡门客刺杀的命运。
酒至半酣,孙策已有几分醉意,他看着月英,忽然叹道:“黄小弟,若你年长几岁,我必征你为官,助我治理江东!”
月英举杯(水杯),笑道:“伯符兄雄才大略,帐下又有周公瑾等俊杰辅佐,何愁大事不成?小子虽不才,愿在商言商,为兄台霸业,略备钱粮之资。”
“公瑾?”孙策眼睛一亮,“你也知公瑾?”
“曲有误,周郎顾。江左美周郎,谁人不知?”月英适时送上赞誉。
孙策大喜,更是将月英引为知己,畅谈许久。
此次会面,远超月英预期。不仅与孙策建立了初步的商贸合作和私人友谊,更为日后进一步结交周瑜,乃至影响江东战略,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金鳞”之影,已悄然笼罩江东。而月英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那位与孙策并称“江东双璧”的周郎,周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