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 > 第87章 星槎破浪

第87章 星槎破浪(1/2)

目录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江东,秣陵。

孙权指节叩着案上周瑜的奏报与曹操的密函,眉头紧锁。殿内重臣分列,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主张稳守江东,勿要四面树敌;而以鲁肃为代表者,则看到了海上机遇与潜在威胁。

“曹操欲以幽州战马、辽东人参,换我楼船图纸,或联手‘借道’海上,共制荆益。”孙权声音沉缓,“公瑾则奏请,于夷洲、朱崖洲(海南)增筑要塞,并请拨巨款,建造更巨之‘伏波3型’舰。诸卿,何以教孤?”

张昭出列:“主公,跨海远征,耗费无算,且荆益诸葛亮、黄月英诡计多端,其火炮犀利,不可力敌。与曹操结盟,无异与虎谋皮,老臣以为,当固守江东基业,方为上策。”

鲁肃却道:“不然。主公,荆益之势,已非传统刀兵可制。其技术日新月异,假以时日,恐我江东楼船再利,亦难挡其炮火。公瑾开拓海上,非仅为利,更为我江东寻一退路,乃至一条超越陆上争霸之新路!曹操所求,正是惧我海上之利。此时更应支持公瑾,壮大舰队,方能与群雄周旋。”

正当殿内争论不休时,殿外侍从高呼:“报——!周都督快船信使至,有荆益黄夫人亲笔信及…厚礼呈送都督!”

海上伏波舰队锚地<<<

周瑜拆阅了月英的回信与随船带来的技术图纸。他的目光在“旋风炮改良图”上停留许久,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这图纸虽非荆益最新,但其构思之精巧,已远超他目前舰队所装备的抛石机。更重要的是,对方如此“慷慨”,背后是绝对的自信与居高临下的姿态。

他的手指最终落在那个小巧的琉璃瓶上,里面是清澈的薄荷油。他打开瓶塞,一股清凉沁脾的气息散出,连日航海的眩晕与疲惫似乎都缓解了几分。他脑海中浮现出月英在灯下书写,并细心装入这瓶薄荷油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带起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笑意。

“报!都督,吴侯决议,准我部扩建夷洲、朱崖洲军港,并拨付半数所请款项,建造‘伏波3型’两艘!然…要求我舰队,需‘适时’对交州施加压力,牵制荆益南方。”吕蒙带来了秣陵的决定。

周瑜收起瓷瓶,面色恢复沉静。孙权这是在平衡,既支持他,又用他来制衡荆益。

“传令,”周瑜的声音不容置疑,“按此新图纸,优先改造舰队旋风炮。另,派出使节,持我手书与礼物,拜访交州士燮。”

吕蒙一愣:“都督,这是要…?”

“安抚。”周瑜望向西方,“告诉士燮,我江东无意与交州为敌,此前冲突皆为卫旌擅自行动。我舰队目标,在更南之海洋。但若荆益迫我太甚,交州海岸…亦在吾炮火覆盖之下。”

他既要执行孙权的命令“施加压力”,又要避免真正与月英的势力发生直接冲突。这是一种危险的走钢丝,但他周瑜,恰恰精于此道。

邺城魏王府<<<

曹操看着司马懿呈上的、从黑市重金购来的“荆益初代明轮舰残骸报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报告详细描述了那复杂的齿轮结构与明轮设计,结论是:依魏国目前工艺,仿制成功率不足一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