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 > 第76章 大朝封赏

第76章 大朝封赏(2/2)

目录

试图将秦易的盖世功劳抹上污点,并将其塑造成一个权柄过重、可能威胁皇权的危险人物。

朝堂之上,顿时争论四起,气氛剑拔弩张。

新晋的寒门官员与一些真正心系国事的中立派则为秦易据理力争。

认为北疆平定乃不世之功,当重赏以激励天下将士,彰显朝廷恩威,岂可因些许战术挫折与外交策略而否定全局?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吵得面红耳赤,庄严的金銮殿仿佛成了喧闹的市集。

秦易静立殿中,面色如古井无波,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笑意。

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还要激烈几分。

他并未急于辩解,甚至没有去看那些攻讦他的官员,只是目光平静地望向龙椅上的雍和帝。

他在等待,等待皇帝的态度,也等待一个最合适的、足以一击致命的反击时机。

那份源自无数次生死搏杀与权力倾轧的敏锐直觉,让他清晰地把握着朝堂上每一股力量的动向与皇帝的微妙心思。

雍和帝高踞御座,如同云端的神只,俯瞰着殿下的纷争。

他需要秦易这把锋利的刀来斩断旧勋的枷锁,开疆拓土。

也需要旧勋这潭深水来维持朝局平衡,相互牵制。

片刻的沉默,带着无形的威压,让殿内的争吵声渐渐低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帝身上。

“众卿之意,朕已了然。”

雍和帝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耳中。

“秦爱卿之功,瑕不掩瑜。北疆定,则腹地安,商路通,万民得以安居乐业,此功,非寻常攻城略地之功可比,乃定鼎社稷、福泽苍生之功!至于盟约。”

他目光如电,扫过柳彪等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乃是审时度势,老成谋国之举,以最小代价换取北疆长期太平,何来损及威严之说?莫非非要将士死伤殆尽,国库消耗一空,方显天朝威严?柳爱卿,你是老臣,当知治国非一味逞强斗狠。”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柳彪等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还想再争,却被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目光逼得将话咽了回去,只能悻悻低头,心中愤懑难平。

随即,雍和帝不再给旧勋任何喘息之机,直接宣布封赏,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大殿。

“加封秦易为镇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享亲王仪仗半数!”

“赏黄金三万两,明珠五十斛,蜀锦三百匹,京郊皇庄三座!”

“龙禁卫将士,皆按功行赏,优加抚恤,阵亡者抚恤加倍,另拨内帑银五十万两以作特犒!”

“另,秦易文武兼资,忠勇可嘉,特加太子太保衔,荣衔加身,以示恩宠,并入枢密院为同知枢密院事,参赞军国要务!”

一连串厚重无比的封赏,尤其是“镇国公”的显赫爵位、“太子太保”的尊崇荣衔以及“同知枢密院事”的军事核心实权。

如同道道惊雷,接连炸响在朝堂之上!

这已远超寻常人臣所能想象的荣耀与权柄,几乎达到了非宗室官员的顶峰!

旧勋集团众人面如死灰,眼中充满了嫉妒、愤怒与绝望。

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曾经的“幸进之辈”一步登天,无力回天。

秦易心中波澜微兴,旋即平复。

他知道,皇帝这是将他彻底推到了权力的最前沿。

既是对他功劳的极致肯定与利用,也是将他牢牢绑上皇权的战车,用以强力制衡甚至彻底打压旧勋集团。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稳步出列。

撩袍端带,郑重跪倒,声音沉稳如磐石,响彻大殿。

“臣,秦易,叩谢天恩!必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卫我大夏河山!”

封赏大典,在旧勋集团的惨淡与无数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尘埃落定。

这第一次明面上的交锋,以皇帝乾纲独断和秦易的强势崛起而告终。

但秦易知道,这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次试探,真正的腥风血雨,还在日后。

退朝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柳彪、忠顺亲王等人投来的冰冷目光。

如同数九寒天的冰锥,充满了刻骨的怨毒与不甘,预示着未来更加激烈的斗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