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始皇(2/2)
语气中的镇定,无形中抚平了黛玉初醒的些许慌乱。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
兵部尚书手捧紧急军报,额角隐有汗迹。
陛下,北疆诸族集结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压境!其先锋已与我边境守军发生数次摩擦,攻势凶猛!韩铮将军八百里加急求援,言边境兵力吃紧,请求朝廷速发援军,并增调粮草军械!
他目光沉静如深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传朕旨意:擢升韩铮为征北大将军,总领北疆一切军政要务,全权负责对鞑靼战事,赐假节钺,凡北疆文武官员、各部兵马,皆受其节制!另,即刻从京营抽调三万精锐,由副将统领,携足量弓弩箭矢、火油粮草,即日开拔,星夜兼程,驰援北疆!沿途各州府,需全力保障大军通行,不得有误!
兵部尚书闻言,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愕与犹豫,他忍不住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韩将军骁勇善战,忠诚无二,臣等皆知。然……然其毕竟资历尚浅,骤登如此高位,总揽北疆数十万军民,恐……恐难以服众,若因此导致将帅不和,贻误战机……
秦易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直刺兵部尚书。
那目光中蕴含的帝王威压,仿佛实质般沉重,让后者瞬间感到呼吸一窒,后面的话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用非常之人!
秦易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金石之音。
韩铮自龙骧卫时便追随朕左右,历经大小数十战,其忠勇,朕亲眼所见!其韬略,朕深知之!资历?朕便是他最大的资历!传旨下去,北疆军政,韩铮有一言决断之权!若有任何人,无论官职高低,胆敢阳奉阴违、不服调遣,或是暗中掣肘、延误军机者——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无需请示,韩铮可凭朕赐予之节钺,先斩后奏,以正军法!
那话语中的森然杀意与绝对信任,让兵部尚书浑身一凛。
所有质疑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深深的敬畏,连忙躬身领命,声音都带着一丝微颤。
臣……臣遵旨!陛下圣明!
退朝之后,秦易并未立刻返回后宫,而是独自留在了养心殿。
陛下。
谋士苏文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得到允许后快步走入,眉头微蹙,面带忧色。
新政推行遇到不小阻力。尤其是清查田亩的诏令下达后,各地尤其是江南、河东等地的世家大族,明面上不敢违抗,暗中却多有抵制,或隐匿田产,或沿用旧制,或以物易物规避新币,甚至散布流言,蛊惑乡民,致使政令在地方推行缓慢,成效不彰。
秦易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属于铁血帝王的酷烈与决绝。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御案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之上,声音如同寒铁交击。
传朕旨意:即日起,成立新政督察司,由你与顾言暂领,挑选干练御史及寒门出身的官员充任!全面加速推行清丈田亩的事宜。”
“凡有胆敢阳奉阴违、暗中抵制、散布流言、阻挠新政推行者,无论其出身何等显赫,背景如何深厚,一经查实,皆以谋逆大罪论处!主犯立斩不赦,家产抄没,充作军饷与新政经费;其家族子弟,五代之内不得科考、不得为吏!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锋利!
苏文被秦易这番前所未有的严厉措辞与雷霆手段震得心神俱荡。
他清晰地感受到,今日的陛下,比之以往,更多了一种不容置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绝对权威。
他不敢有丝毫迟疑,深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领命。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