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杂智之一《狡黠》05 高欢(2/2)
-情感绑定,建立认同:以“同乡”“失乡客”的身份拉近距离,用“反复挽留”“哭送”的行为塑造“体恤下属”的形象,让士兵觉得“高欢和我们是一伙的”,而非高高在上的将领;
-顺势引导,主动归心:不直接煽动造反,而是通过“三死困境”的设问,让士兵自己说出“反了”的结论,主动推举他当首领,避免“强迫跟随”的抵触情绪;
-立规树威,筛选核心:接下首领之位后立刻定规矩,既过滤掉“只想混日子、不守纪律”的人,又明确“跟着我有奔头但也有底线”,为后续治军、作战打下基础。
二、核心启示:乱局中聚人成事的三大底层智慧
1.懂需求:抓准“生存刚需”,比空喊口号管用
高欢没有用“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等远大目标拉拢人,而是直击士兵最在乎的“活下去”这一核心需求。这启示我们: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争取支持,先搞懂对方“最怕失去什么”“最想得到什么”,精准戳中痛点,才能激发行动力。比如职场中,与其给员工画“十年后的饼”,不如先解决他们“当下的工作难题”“合理的薪资回报”,凝聚力自然会提升。
2.会共情:用“共同身份”拉近距离,而非权威压制
高欢始终以“失乡客”自居,和士兵站在同一立场,而非以“将领”身份发号施令。这种“共情式领导”比“命令式管理”更能凝聚人心。现代社会中,领导若能放下架子,主动分享“自己也曾遇到过类似困难”,团队成员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商家若能喊出“打工人懂打工人”的口号,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3.立规矩:先定底线再谈团结,避免“乌合之众”
高欢在众人推举他当首领后,没有立刻率军出发,而是先立规矩,这是他区别于“草莽英雄”的关键。一群人若只有情绪共鸣,没有纪律约束,最终只会是“乌合之众”。这提醒我们:无论是组建团队、创业还是组织活动,必须在初期就明确“不能做什么”“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只有在规则框架内的团结,才是能成事的凝聚力。比如创业初期,就该明确股权分配、工作分工、责任划分,避免后期因利益纠纷散伙。
总结来说,高欢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精准的人性洞察+可控的情绪引导+清晰的规则设计”。无论是古代起事还是现代成事,核心都是“先搞定人,再搞定事”,而搞定人的关键,就在于“懂他、信他、服他”。
“原文”高欢
欢计图尔朱兆,阴收众心。乃诈为兆书,将以六镇人配契胡为部曲,众遂愁怨。又伪为并州符,征兵讨步落稽,发万人,将遣之,而故令孙腾、尉景伪请留五日,如此者再。欢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于是众皆号哭,声动地。欢乃喻之曰:“与尔俱失乡客,义同一家,不意乃尔!今直向西,当死,后军期,又当死,配胡人,又当死。奈何!”众曰:“唯有反耳!”欢曰:“反是急计,须推一人为主。”众愿奉欢。欢曰:“尔等皆乡里,难制,虽百万众,无法终灰灭。今须与前异,不得欺汉儿,不得犯军令,否者,吾不能取笑天下!”众皆顿首:“生死唯命!”于是明日遂椎牛享士,攻邺,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