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杨建辉传 > 第347章 烤鱼

第347章 烤鱼(1/1)

目录

暮色四合时,小杨的烤鱼摊支在了巷口。铁皮炉子烧得通红,青烟裹着炭香窜上半空,像条慵懒的蛇。他总说,烤鱼是门“慢工出细活”的营生,急不得。两小时,从杀鱼到上桌,每一步都浸着时间的重量。

第一道工序是去鳞。小杨从泡沫箱里拎出一条活蹦乱跳的草鱼,鱼尾拍在案板上,溅起几粒水珠。他左手按住鱼头,右手持刀逆着鳞片刮去,刀刃与鱼鳞摩擦的“沙沙”声,像秋风扫过落叶。刮到鱼腹时,刀尖轻轻一挑,剖开一条缝,内脏便滑了出来。他总说:“鱼要活得鲜,杀得才利索。”剖开的鱼摊在案板上,像件被展开的白色战袍,腹腔里还残留着未凝固的血丝。

腌渍是烤鱼的第一重灵魂。小杨将剖好的鱼平铺在搪瓷盆里,撒上一把粗盐,手指在鱼身上游走,像在给病人按摩。盐粒渗入肌理,析出水分,鱼皮渐渐绷紧,泛出玉色。他总说:“盐多了咸,少了淡,得靠手感。”腌渍时,他常蹲在炉子旁抽烟,烟头在暮色里明灭,仿佛在等鱼自己告诉他:“我好了。”

腌好的鱼要穿在竹签上。小杨拿起一根竹签,从鱼尾刺入,穿过脊骨,从鱼嘴穿出。竹签与鱼肉摩擦的“咯吱”声,像极了老木匠刨木头。他总说:“穿签要稳,不然烤的时候会散。”穿好的鱼悬在铁架上,像件被风干的标本,鱼眼还瞪着,仿佛在抗议这场“酷刑”。

炉子里的炭烧得正旺,小杨将穿好的鱼架在铁网上,鱼皮接触铁网的瞬间,“滋啦”一声,腾起一股白烟。他手持长柄刷,蘸了层油,在鱼身上均匀涂抹。油滴在炭火上,炸出几朵金花。他总说:“火候要稳,急了会焦,慢了会生。”翻面时,鱼皮已烤成金黄,边缘卷起,像片片金箔。他撒上孜然、辣椒粉,香气瞬间窜进鼻腔,引得路人驻足。

烤到八分熟时,小杨端起一碗秘制酱料——豆瓣酱、蒜末、姜末、葱花在热油里爆香,淋在鱼身上。酱料渗入鱼肉,泛起一层油光。他总说:“酱料是灵魂,少一味都不行。”浇汁时,他手腕一抖,酱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鱼身泛起红褐色,像披了件华服。

烤好的鱼被端上桌,鱼皮焦脆,鱼肉嫩滑,酱香与炭香交织。食客夹起一块,鱼肉在筷尖颤巍巍地抖,像在跳最后一支舞。他们总说:“小杨的烤鱼,吃的是时间。”小杨站在炉子旁,看着食客们大快朵颐,嘴角扬起一抹笑。他总说:“两小时,值了。”

最后一桌客人走了,小杨开始收摊。炉子里的炭火渐渐暗下去,像颗疲惫的心。他用水浇灭炭火,白烟腾起,与夜色融为一体。他抹了把汗,说:“明天,还得两小时。”巷口的灯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条未完成的烤鱼。

两小时,从杀鱼到收摊,小杨的烤鱼摊像座微型剧场,上演着时间与美味的博弈。他总说:“烤鱼是门手艺,急不得。”而食客们总说:“小杨的烤鱼,吃的是时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