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地痞上门收常例(1/2)
荀攸的出现,如同定海神针,暂时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牛鬼蛇神。那几个被吓跑的地痞,连着好几天没敢再露面。纸坊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赵云和蔡琰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知道,同行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荀先生能帮他们一次,但不能次次都指望他。必须靠自己站稳脚跟。
两人商量后,决定加快步伐。一方面,赵云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常来买纸、看起来比较可靠的客人,比如那位第一个上门的书生,还有几个相熟的书肆伙计,旁敲侧击地打听西市一带的规矩和势力分布。另一方面,蔡琰则通过荀府管家,悄悄了解洛阳纸业行会的情况。
几天下来,他们摸到了一些门道。原来,洛阳西市的商户,尤其是像纸铺这种有固定门面的,每月都要向一个叫“西市行会”的组织缴纳一笔“常例钱”,名义上是用于维护市场秩序、疏通官府关系。这“行会”的会长,据说姓吴,背景很深,与官府和城里的帮派都有勾结,是个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不交“常例钱”的商户,轻则被地痞骚扰,重则被官府找茬,很难在市面上立足。
“云琰纸坊”开张一个多月,因为位置偏僻,又是新店,之前一直没引起“行会”注意,侥幸躲了过去。但现在生意好了,名声传开了,这块“肥肉”自然就被盯上了。
果然,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再次上门。
这天下午,店里没什么客人,赵云正在后院帮蔡琰打浆,前店的门帘被掀开了。走进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个穿着绸布褂子、摇着蒲扇、一脸横肉的中年胖子,身后跟着两个一看就不是善茬的壮汉,其中一个正是前几天来闹事的那个胸毛壮汉!
那胖子一进门,就用挑剔的目光扫视着店铺,最后落在闻声从后院出来的赵云身上。
“你就是这儿的掌柜?”胖子用蒲扇指了指赵云,语气倨傲。
赵云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不动声色地迎上前:“正是在下。客官有何指教?”
“哼!”胖子冷哼一声,“我是西市行会的管事,姓钱。你们这铺子开张也有些时日了,生意不错嘛!怎么,不懂规矩?”
“规矩?”赵云故作不解,“什么规矩?还请钱管事明示。”
钱胖子用蒲扇敲了敲柜台:“少给我装糊涂!西市的地面上做生意,就得守西市的规矩!每月十贯钱的常例,你们开张一个多月了,连本带利,算你十五贯!赶紧交了!”
十五贯!赵云心里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是抢钱!他们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刨去成本,利润也就二三十贯,这一下就要拿走一半还多!
“钱管事,这……这常例钱,是不是太高了点?”赵云试图讲道理,“我们小本经营,刚开张不久,实在拿不出这么多……”
“高?”钱胖子眼睛一瞪,“这是行会定的规矩!所有商户都一样!你交不起?交不起就别在这儿开店!趁早滚蛋!”
他身后的胸毛壮汉也上前一步,恶狠狠地瞪着赵云:“小子!别给脸不要脸!我们钱管事亲自来收,是给你面子!赶紧拿钱!不然,哼哼!”他捏了捏拳头,骨节发出咔吧咔吧的响声。
就在这时,蔡琰也从后院走了出来。她没有戴帷帽,只是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着发髻,素面朝天,却自有一股清冷的气质。她平静地看着钱胖子,开口道:“钱管事,据我所知,西市行会的常例钱,是按店铺规模和营业额分级收取的。我们这小小铺面,月入不过数十贯,何以要缴纳十贯之巨?这似乎不合规矩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