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68章 限期造纸显神通

第68章 限期造纸显神通(1/2)

目录

圣旨和赌约的双重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在“云琰纸坊”的头顶上。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而他们要面对的,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少府监官僚体系,以及一个恨不得他们立刻失败的张让。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从皇宫回来的第二天,蔡琰和赵云就开始了行动。

第一步,是深入了解对手。赵云通过荀攸府上管家的关系,花了不少钱,总算打听到一些少府监造纸作坊的内部消息。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少府监的造纸作坊,位于洛阳城外北邙山脚下,规模庞大,有工匠杂役数百人。但管理极其混乱,管事太监层层盘剥,工匠们则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用的还是几百年前的老法子,造出的纸粗糙不堪,成本却高得离谱——因为大部分钱都进了管事们的腰包。整个作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这哪是工坊,简直就是个养老院加捞钱窝!”赵云气得直拍桌子,“指望这帮人革新?比教老母猪上树还难!”

蔡琰却显得很平静:“意料之中。张让派我们去,本就没安好心。不过,这未必不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赵云不解。

“对。”蔡琰分析道,“正因为那里积弊已深,我们才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能真正改善工艺,降低成本,让工匠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未必不能争取到一部分人心。而且,作坊里未必都是张让的死忠,总有人想做出成绩,或者对现状不满。”

她铺开一张纸,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我们不能直接去命令他们,那样只会激起抵触。我们要‘示范’和‘引导’。”

计划分为三步:

立威示技:蔡琰准备亲自出手,在少府监作坊里,用他们的现有设备和部分改良工艺,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纸,用事实说话,震慑那些老工匠,证明新技术的可行性。

利益捆绑:向工匠们承诺,革新成功后,节省下来的成本,一部分作为奖励发放给他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年轻工匠,重点培养。

争取中立:暗中接触作坊中那些技术较好、但不得志的工匠,许以好处,将他们拉拢过来,形成自己的基本盘。

计划定好,第二天,蔡琰和赵云便拿着皇帝的手谕,正式前往北邙山少府监造纸作坊“上任”。

果然,一到作坊,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敌意。管事太监是个姓李的胖子,皮笑肉不笑地接待了他们,表面恭敬,眼神里却满是轻蔑和不屑。他带着两人在作坊里转了一圈,只见环境脏乱,工具破旧,工匠们懒洋洋地干着活,看到他们来,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蔡督导,赵管事,您二位也看到了,咱们这作坊,条件简陋,工匠愚钝,比不得您那‘云琰纸坊’。”李管事阴阳怪气地说,“这革新之事,难度不小啊。您二位有何高见?”

蔡琰不理会他的嘲讽,直接走到一个正在打浆的老工匠面前,看了看浆池里的纸浆,又摸了摸旁边造好的纸,眉头微蹙:“老丈,这浆打得太粗,火候也不够,杂质太多,所以造出的纸才如此粗糙易碎。”

那老工匠斜了她一眼,哼了一声:“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的!你个小女娃懂什么?”

周围几个工匠也发出嗤笑声。

赵云气得想上前理论,被蔡琰用眼神制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