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巧舌如簧辩清白(1/2)
御史台程御史气势汹汹而来,又悻悻而去,虽然被蹇硕的人挡了回去,但“云琰纸坊被弹劾调查”的消息,却像一阵风,迅速刮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听说了吗?云琰纸坊出事了!被御史台查了!”
“我就说嘛,一个卖纸的,哪能那么快发家?肯定有问题!”
“好像是说他们垄断市场,还勾结官员!”
“啧啧,树大招风啊!这下有好戏看喽!”
纸坊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冷清了下来。一些老主顾虽然还来,但神色间多了几分探究和疏离。更有一些原本谈好的订单,对方也找各种理由推迟或取消了。
赵云急得嘴角起泡,在店里团团转:“这帮人!听风就是雨!咱们的纸哪点不好?价格也是明码标价!怎么就成了盘剥百姓了?”
蔡琰虽然心中也焦虑,但面上依旧镇定。她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舆论的阵地,如果自己不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
“赵师兄,稍安勿躁。”蔡琰放下手中的账本,目光沉静,“流言止于智者。我们需主动澄清,不能坐以待毙。”
“怎么澄清?挨家挨户去说?”赵云没好气地说。
“自然不是。”蔡琰微微一笑,“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纸,和我们的人脉。”
她迅速制定了应对策略:
第一,以正视听。她亲自执笔,写了一篇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的《告客商书》,详细说明了“云琰纸”的用料成本、工艺复杂程度,并与市面其他纸张进行了客观对比,阐明定价公允,绝无暴利。同时,将纸坊近年来资助书院、修桥铺路等善举一一列出,表明回馈社会之心。这份文书被抄录多份,张贴在纸坊门口和洛阳几大市集的公告栏上。
第二,巩固核心。对于重要的老客户,如几家大书院、书肆以及荀攸、袁府等,蔡琰亲自带着精制的样品和那份《告客商书》上门拜访,当面解释情况,重申品质承诺。她的才学和真诚,打动了许多人,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继续支持。
第三,借力打力。蔡琰通过荀攸的关系,向几位素有名望、相对正直的官员(如卢植、杨彪等)递了陈述情况的文书,委婉地说明了被弹劾的缘由(暗示可能因拒绝某些不合理要求而遭报复),请求主持公道。这些清流官员本就对宦官势力不满,对蔡琰这位“才女”有些好感,得知内情后,多有同情,在各自的圈子里为其发声。
第四,开放透明。赵云则按照蔡琰的吩咐,大大方方地打开工坊大门,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客人前来参观造纸过程。他亲自讲解每道工序的繁琐和讲究,展示原料的优质。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许多人在亲眼看到“云琰纸”精湛的工艺和工匠们的辛勤劳作后,疑虑顿消,甚至变成了忠实的拥护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