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文会请柬从天降(2/2)
言辞虽简,却透着一股难得的认可和期待。
赵云凑过来一看,也吃了一惊:“蔡……蔡公?师姐,你父亲请你?”
蔡琰点点头,心情复杂。父亲一向看重经史诗文,对“奇技淫巧”的造纸术并不十分认同,如今竟主动相邀,还提到“造纸有成”,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蔡姑娘,”那顾先生又道,“家主特意交代,此次文会,亦有几位宫中贵人、朝中同僚莅临,关乎文教大事。令史之纸,乃文脉所系,届时或可一展所长。”他话中有话,暗示此次文会非同寻常。
送走顾先生,蔡琰拿着请柬,久久不语。
“师姐,你去吗?”赵云问道,“这节骨眼上,蔡公突然相邀,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蔡琰沉思片刻,道:“父亲为人耿直,虽与我不睦,但绝不会害我。他既然亲自下帖,且言明有宫中贵人与朝中同僚,此会必然重要。于公于私,我都应当前去。”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况且,如今局势微妙,各方势力都将目光投向我们。父亲此次文会,或许正是一个契机,一个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清局势,甚至……主动融入某个对我们有利的圈子的机会。总好过在此被动挨打。”
赵云想了想,觉得有理:“也是!老是躲着也不是办法!说不定能在文会上认识些真正的大人物,以后也好有个照应!”
“不过,”蔡琰提醒道,“文会之上,龙蛇混杂,我们需谨言慎行,步步为营。尤其是你,赵师兄,若同去,切莫冲动。”
“放心吧师姐!”赵云拍着胸脯,“我到时候就当个哑巴护卫,绝对不给你惹麻烦!”
蔡琰的父亲蔡邕,这位久违的至亲,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出的邀请,如同一根抛向在风浪中挣扎的“云琰纸坊”的绳索。抓住它,或许能攀上更高的平台,获得庇护;但也可能,会因此被卷入更深的漩涡。
三天后的蔡府文会,注定不会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雅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