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陶谦病逝留遗书(2/2)
陈登三人立刻紧贴洞壁,大气不敢出。只听外面曹兵议论道:“妈的,这鬼地方,连个鸟都没有,吕布缩在城里当乌龟,害得咱们天天喝风!”
“少废话!丞相有令,严防死守,一只苍蝇也不能放出去!听说城里快断粮了,看吕布能撑到几时!”
巡逻队渐渐走远。陈登暗叫侥幸,待外面彻底安静后,才小心翼翼地推开石块,钻出地道。四周一片荒芜,远处曹军营寨的火光隐约可见。他们竟已身在曹军包围圈之外!
不敢怠慢,陈登辨明方向,三人借着夜色掩护,向小沛方向疾行。一路上,他们昼伏夜出,绕过村庄,避开大道,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几次险些被双方的游骑哨探发现,全靠机警才化险为夷。
数日后,当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陈登出现在小沛城下,亮明身份时,守军不敢怠慢,火速报知刘备。
刘备闻听陈登冒险前来,心知必有大事,立刻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迎入府中。
陈登见到刘备,未语泪先流,扑通跪倒在地,双手高高捧起那个沾满尘土的锦盒:“刘使君!陶公……陶公他……已于日前病逝了!此乃陶公临终遗命,嘱登务必交予使君!陶公言,徐州百万生灵,尽托于使君矣!”说罢,已是泣不成声。
刘备闻言,如遭雷击,踉跄一步,被关羽扶住。他颤抖着双手,接过锦盒,打开一看,正是陶谦的遗书和徐州牧的印绶!
展开遗书,只见上面字迹潦草,显是陶谦勉力书写,言辞恳切,追悔引吕布之过,痛陈徐州之危,极力称赞刘备仁德,明确表示将徐州牧之位相让,恳求刘备以百姓为念,接掌徐州,匡扶汉室!
看完遗书,刘备悲从中来,放声痛哭:“陶恭祖!谦谦君子,何至如此!备……备何德何能,敢受此重托!”哭罢,又对陈登道:“元龙冒死送信,高义薄云,请受备一拜!”
陈登慌忙避让:“使君折煞登了!此乃陶公遗命,亦是徐州百姓之望!今吕布暴虐,曹操觊觎,徐州危如累卵,唯使君能力挽狂澜!望使君万勿推辞!”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亦是动容。关羽沉声道:“大哥,陶公以州牧相托,名正言顺,此乃天意!当此危难之际,不可推辞!”
张飞也嚷道:“大哥!陶老头儿总算干了件明白事!这徐州牧,你就当了吧!”
赵云道:“主公,得此遗命,我军占据大义名分,日后行事,事半功倍!”
刘备手捧印绶,心潮澎湃。这方小小的印章,代表着徐州牧的合法地位,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名分”!有了它,他刘备就不再是“客将”、“流亡势力”,而是名正言顺的徐州之主!这对收拢徐州人心、对抗吕布曹操,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他也深知,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张巨大的靶子!一旦公开此事,必将成为吕布的眼中钉、曹操的肉中刺!未来的路,将更加凶险!
沉思良久,刘备猛地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无比。他环视众人,朗声道:“陶公厚爱,百姓殷切,备虽才疏德浅,亦不敢辞!自此,备当秉承陶公遗志,暂领徐州事,誓与诸公共保徐州,匡扶汉室!”
“愿随主公(大哥),匡扶汉室!”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刘备接纳陶谦遗命,暂领徐州牧的消息,虽未立刻公开,但在小沛核心层中,已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意味着,刘备集团的目标,已从单纯的“生存”和“发展”,正式转向了“夺取徐州”的争霸之路!
而此刻,郯城方向的厮杀声,似乎更加密集了。曹操与吕布,这对鹬蚌,还在死斗。而那位手持“大义”名分的渔夫,已经做好了撒网的准备。
徐州的天,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