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真千金手撕假恩人,王爷夜夜来敲门(2/2)
“玉石易碎,经不起磕碰,银子价低,存放久了还易发黑。”
“唯有黄金,是硬货中的硬货,宝物中的宝物。既能打成各种漂亮首饰撑场面,遇到急事,随手掰下一块也能立刻换钱救命。”
“王爷生来便在云端,自然不识人间疾苦。您眼中的俗物,在许多人看来,却是乱世里能买命、太平年景能安身的底气。饥荒之年,抱着一块绝世美玉,可能换不来一袋充饥的米。但揣着一块金子,却能活一家人的命。”
三年前的战乱,她随师父下山救人,见了太多的流离失所,整个村庄一夜之间死寂无声,因为饥荒,人们易子而食,尸横遍野。
回春堂内室,柳晴晚坐在竹帘后,找老板要了一个铜镜,将刚才打的部分首饰戴在了头上。
她给鱼儿下了那么多天的诱饵,也该上钩了。
柳晴晚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一瓶药卖十两黄金,怕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买得起,柳晴晚让老板将这几日来买药的人都记了下来,果然,宁王和睿王也在行列。
但柳晴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睿王是已故端贵妃之子,与当今圣上及摄政王萧衡皆是异母兄弟。九皇子乃德妃所出,若论亲疏,睿王与德妃一系并无太多渊源。他这般尽心尽力,表面上看是叔侄情深,可深究起来,却透着几分不寻常。
柳晴晚的目光在名册上移动,最终停在“宁王”二字上。
这位王爷会出现在这里,倒是合情合理。宁王妃自多年前遇劫双目失明后,便深居简出,宁王这些年来遍寻名医,对发妻始终不离不弃,这份情深在京城传为佳话。
柳晴晚指尖无意识地在宁王的名字上轻轻划过,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复杂。
这位宁王妃,正是她母亲的亲妹妹,她的亲姨母。
萧衡负手立于窗边,望着渐沉的暮色淡淡道:“我这位宁皇兄,脾气更是古怪,常年闭门谢客,鲜少见人。”
柳晴晚正整理着药材,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
古怪?
再古怪能古怪过他萧衡?这位摄政王殿下才真是把“脾气差”三个字刻在了脑门上。朝中谁人不知他手段狠厉,杀伐果断,光是这一个月里,经他手被抄家流放的官员就不下五指之数。
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她默默在心里又给萧衡添了几个标签,手上捣药的力道都不自觉重了几分。药杵撞击着臼底,发出咚咚闷响,像是在替她发泄着不满。
“怎么?”萧衡不知何时转过身,敏锐地捕捉到她细微的表情变化,“柳大夫似乎对本王的话,颇有异议?”
柳晴晚手下一顿,抬起脸时已换上再自然不过的浅笑:“王爷说笑了。只是觉得……宁王爷这般避世,倒是清净。”
她垂下眼帘,继续捣药,心里却忍不住又补了一句:总比某些人整天在朝堂上兴风作浪要来得好。
柳晴晚记得,母亲去世时,宁亲王还曾派人送来厚礼慰问,传话的小厮言辞间颇多惋惜。
那次柳娇婚事,宁亲王府送来的贺礼更是厚得扎眼,远超其他王府。
可自始至终,宁亲王本人从未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