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朝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2/2)
“宁王此人,表面闲散,实则深不可测。”萧衡又赢下一子,“德妃将九殿下送来,名为托付,实为捆绑。她是要将王府与她们母子的前程彻底拴在一处。”
柳晴晚没想到萧衡竟然真的对这个孩子如此上心。
“本王确实有意扶持九殿下。”
先前,萧衡知道自己活不长久,皇后野心太重,太子难担大任,其余的不是世家牵连甚广,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他深知自己寿数难永,而皇后一党野心昭彰,太子庸懦,不堪大任。其余皇子,要么母族势力盘根错节,难保他日不会兔死狗烹,要么便是真正的朽木,烂泥扶不上墙。
宣帝确实对萧衡动过杀心,可萧衡的本事宣帝更没办法离开他。
这朝堂之上,若没了摄政王这根顶梁柱,顷刻间便会有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盯上那张龙椅。他萧衡一死,换来的绝非海晏河清,而是群狼噬主的乱局。
皇后此刻按兵不动,非是不想,而是不能。动一个皇子与动整个摄政王府,代价孰轻孰重皇后不是不清楚。
她此刻能做的就只有等,等萧衡因庇护玉如而授人以柄,届时她便可借题发挥,一举撼动朝堂平衡。
“皇后兄长就任北境督粮官,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便烧向了掌管粮秣文书十余年的老侍郎。那人虽只是个不起眼的五品官,却是已故三朝元老杨阁老的得意门生,在清流一脉中声望极高。”
如今,那位老侍郎已因稽核不力下了诏狱。
皇后此举,一石二鸟,既拔除了一个不依附于他的硬骨头,接管了粮草调度的实权,又做足了铁面无私的姿态,赢得了陛下赞许。
更可怕的是,他借此将北境军需未来可能出的一切纰漏,都预先归咎于之前留下的烂摊子。
萧衡若去插手营救,便是公然与他们为敌,借此他们可以联合朝臣大作文章。
若置之不理,待皇后彻底掌控这条命脉,前线的将士是吃粮还是吃沙,便全由皇后说了算。
届时,皇后再想将延误军机的罪名,安到任何与自己作对的人头上,都易如反掌。
柳晴晚将那张偷藏的信纸递给萧衡,“字迹模仿得极像,但墨色太新,绝非经年旧物。”
那封萧衡给她的真信中,外祖父曾提及一人,名唤林远道,言其可信,若有难处可寻他相助。
据说此人原为林家养子,后因故离家,如今是淮南一带富甲一方的商人。
“一个早已明面上与林家断了干系的富商,做起某些事来,反倒方便。”她语气微顿,想到今日姨母的神情。
“可今日我向姨母问起他,姨母却言辞闪躲,讳莫如深。此中矛盾,恐怕牵扯不小。”
萧衡看着手中的信件,眉头微蹙,“宁王妃目不能视,这些信件平日都是由身边人念给她听。
若只是想用虚假消息安抚她,内容编得圆融便可,何必大费周章,将字迹模仿到如此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些信,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你姨母准备的。它们是精心炮制的物证,预备着给任何前来查验的人看。
比如你,比如我,甚至陛下。”
柳晴晚背脊泛起寒意:“宁王是要用这些信件,坐实林家与姨母一直通信频繁的假象。一旦边关生变,这便是他撇清干系的铁证。”
“不止如此。”萧衡声音沉冷,“他切断你们与林家的联系,伪造这些完美信件,说明他早已选边站队。北境粮草、柳云迟之死,桩桩件件,恐怕都与他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