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启诡事录:血潮妖术撼朝堂(2/2)
朝臣们看着残轴上的名字和图谱,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气氛再次变得沉重起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担忧——这些举子已经通过了科举,即将进入各个衙门任职,他们分布在朝廷的各个部门,有的甚至会进入中枢机构,接触到国家机密。
他们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给大启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想到这里,朝臣们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新帝看着残轴,沉默了许久。
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残轴上的鎏金,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解决此事的决心。
他知道,这些举子中,有些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知道自己被逆数劫理所控制,他们只是被祖先和幕后黑手操控的棋子,本身也是受害者;但也有些举子,可能已经知晓了真相,却选择了继续为非作歹,心甘情愿地成为颠覆王朝的工具。
无论如何,这些举子的存在,对大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防止他们做出危害朝廷和百姓的事情。
新帝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说道:“传朕旨意,将本次录取的举子全部暂时软禁在驿馆中,不得与外界接触,也不得与其他举子交流,确保他们无法传递任何信息。”
11.多部门联合核查,新帝部署防意外
“同时,命钦天监和吏部联合核查每一位举子的身世,从他们的祖辈开始查起,详细了解他们的家族历史,找出那些被逆数劫理控制的人,以及知晓真相却仍为非作歹的人,再根据不同情况做处置。”
新帝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传遍了整个紫宸殿,让朝臣们都感到了他的决心。
他知道,这项核查工作难度极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为了大启的安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疏漏。
“另外,加强驿馆的守卫,挑选精锐的禁军驻守在驿馆周围,不仅要防止举子逃脱,还要警惕有人前来灭口,确保举子们的安全,同时也要防止他们与外界勾结。”
新帝补充道,他考虑得十分周全,既担心举子逃脱后作乱,也担心幕后黑手杀人灭口,销毁证据,让他们无法查明真相。
禁军统领立刻上前领旨,表示一定会严格执行命令,确保驿馆的安全。
“臣等遵旨!”朝臣们齐声应道,声音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他们立刻转身去执行旨意,钦天监的官员们回到藏书库,开始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和族谱,寻找与举子们祖先相关的记载;吏部的官员则整理举子们的档案,核实他们的身份信息,为后续的核查工作做准备;禁军们也迅速行动起来,朝着驿馆进发,布置守卫。
殿内的烛火再次晃动起来,映照着众人忙碌的身影,也映照着新帝凝重的脸庞——他知道,这场危机,才刚刚开始。
后续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更多的阴谋需要揭开,而他作为大启的皇帝,必须扛起这份责任,带领朝臣们战胜邪恶势力,守护好大启的江山和百姓。
12.翰林重录圣策题,紧张氛围难平息
旨意下达后,翰林众寮便开始在御前重录最后一道圣策题目。
圣策题目是新帝亲自拟定的,题目为“论大启江山之稳固”,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关乎大启的未来发展,需要举子们结合历史和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需要仔细誊写后,再下发给新科官员,作为他们上任后的第一道考核。
翰林们深知这道题目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马虎。
翰林众寮们围在一张巨大的紫檀木桌旁,桌上铺着上等的宣纸,宣纸洁白如雪,质地柔软,是专门用于书写重要文书的;桌上还摆放着笔墨纸砚,墨是上好的油烟墨,砚台是端砚,笔是狼毫笔,每一件都是珍品,足以见得朝廷对这次圣策题录写的重视。
他们都是大启最顶尖的文人,书法精湛,平日里抄写文书从不出错,可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接连不断的诡异事件,让他们的心神难以平静,生怕在录写过程中出现差错。
一位年长的翰林学士拿起墨丸,他是翰林院中资历最深的,已经在翰林院任职三十余年,曾为三朝皇帝抄写过文书,经验丰富,深受众人敬重。
墨丸是用上等的油烟墨制成,表面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散发着墨香。
他小心翼翼地咬破墨丸的外壳,将墨汁挤在砚台中,然后用墨锭轻轻研磨,研磨的动作缓慢而均匀,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墨汁的清香弥漫开来,稍稍缓解了殿内的紧张气氛,几位年轻的翰林闻到墨香,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一些。
其他翰林也纷纷拿起墨丸,开始研磨,研磨的声音整齐而规律,“沙沙”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像是一种特殊的韵律,让人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可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翰林学士突然惊呼一声,手中的毛笔“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平静。
13.朱批现光点,诡异蠕动引恐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他面前的宣纸上,朱批晕散处突然显现出无数黑色的光点。
那些光点像细小的虫子一样,大约只有米粒大小,通体漆黑,在纸上快速蠕动着,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迹,痕迹扭曲蜿蜒,像是一条条小蛇在纸上爬行,看起来十分诡异。
年轻的翰林学士脸色苍白,身体颤抖着,手指着那些光点,声音带着哭腔:“这……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纸上?”
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感染了在场的其他人,几位翰林也忍不住后退了几步,远离那张宣纸,生怕那些黑色光点会爬到自己身上。
一位中年翰林壮着胆子,凑上前仔细观察,想要弄清楚这些光点究竟是什么,可刚看了一眼,就被光点诡异的蠕动方式吓得连连后退,脸上满是惊恐,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新帝也快步走了过去,低头看着宣纸上的光点。
那些光点蠕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彼此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逐渐组成了一道道复杂的卦象。
卦象由黑色的线条组成,线条扭曲怪异,像是一条条缠绕在一起的小蛇,在宣纸上显得格外狰狞,与周围洁白的宣纸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看了心中发毛。
新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些卦象他曾在一本名为《邪术秘录》的古籍中见过,那本古籍是他登基后在皇家图书馆的密室中发现的,里面记载了各种失传的邪术,大多诡异而邪恶,普通人看了都会感到恐惧。
而这些卦象,正是前秦丞相祸乱七国的八煞夺宫妖术复刻纂机箓的全本经卦分合式局!
14.妖术背景揭秘,翰林惊恐失方寸
前秦丞相是上古时期的奸臣,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
他精通邪术,尤其擅长操控人心,凭借着高超的邪术,他在朝中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丞相,掌握了国家大权。
他发明的八煞夺宫妖术更是邪恶至极——这种妖术能通过特殊的卦象和符咒,操控人的心智,让被操控者失去理智,沦为他的傀儡,听从他的任何命令,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当年,前秦丞相就是用这种妖术操控了七国的诸侯,让诸侯们互相攻伐,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那段历史是大启记载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无数百姓死于战乱和饥荒,至今想来,仍让人感到悲痛。
最终,一位侠客不忍看到百姓受苦,决心铲除前秦丞相,拯救天下苍生。
他历经千辛万苦,潜入守卫森严的丞相府,凭借着高超的武艺,避开了层层守卫,用一把特制的匕首斩杀了前秦丞相。
随后,他又在丞相府中找到了记载八煞夺宫妖术的秘册,将其烧毁,让这种妖术失传,天下才逐渐恢复平静。
可如今,这种妖术竟被复刻出来,还出现在了圣策题目上,显然是有人想要再次祸乱天下,颠覆大启的统治。
翰林众寮看着朱批上的妖术式局,面如死灰,脸上的血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手中的墨丸纷纷掉落在地,墨汁洒了一地,在宣纸上晕开,像一朵朵黑色的花,与妖术式局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诡异,整个殿内的气氛也变得愈发阴森恐怖。
15.学士瘫坐疑鬼魂,烛火摇曳添诡异
一位中年翰林学士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他的身体不断颤抖,眼神呆滞,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失去了方寸。
他是负责起草圣策题目的官员之一,此刻却觉得是自己闯了大祸,要是因为自己起草的题目引发了灾难,他就算是死也难辞其咎。
他声音颤抖地说:“八……八煞夺宫妖术……这可是失传了千年的妖术啊,怎么会……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难道是前秦丞相的鬼魂回来了?”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一阵寒意,仿佛有一股冷风从殿外吹进来,让每个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连空气都仿佛变得冰冷起来。
几位胆小的翰林,甚至用衣袖捂住了脸,不敢再看宣纸上的妖术式局,生怕看到什么更加恐怖的景象。
殿内的烛火突然摇曳了一下,火焰变得忽明忽暗,像是被什么东西干扰了一样,然后几盏蜡烛的火焰“噗”地一声熄灭了,只剩下几盏蜡烛还在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
微弱的光线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墙壁上,影子扭曲变形,像是一个个狰狞的鬼影,在墙壁上晃动,看起来格外吓人。
整个紫宸殿都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让人感到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新帝看着朱批上的妖术式局,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他紧紧握着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举起轩辕剑,朝着朱批上的妖术式局劈去,怒喝一声:“朕绝不会让你们的阴谋得逞!无论是暗骑都尉、阴魔,还是前秦丞相的余孽,朕都会将你们一一铲除,让你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16.剑破妖术显决心,新帝部署查黑手
剑风呼啸而过,带着至阳的气息,像一道白色的闪电,瞬间击中了朱批上的妖术式局。
那些黑色的卦象瞬间开始碎裂,像是玻璃被打碎一般,发出“咔嚓”的声响,黑色的光点四处飞溅,在空中停留了片刻,然后慢慢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宣纸上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剑痕,像是从未有过妖术式局一般,只有那残留的墨香和剑风带来的气息,证明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可新帝知道,这只是开始。
八煞夺宫妖术的出现,意味着背后的黑手已经开始行动,他们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从算灵傀儡核到噬君符锁,从魔佛血篆到九重地焰鬼噬录,再到血潮和八煞夺宫妖术,这一系列的事件,显然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目标就是颠覆大启的统治,掌控天下,让大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新帝转头看向朝臣们,沉声道:“各位爱卿,现在不是恐惧的时候,恐惧只会让我们失去判断力,给敌人可乘之机。背后的黑手想要颠覆大启,我们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他们,守护我们的家园和百姓。”
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让朝臣们渐渐恢复了镇定,眼中的恐惧也被坚定所取代。
“从今天起,加强京城的防卫,在各个城门、街道都增设守卫,严查所有进出京城的人员,尤其是那些与本次科举、南都文正书院、吏部轮台有关的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人员;同时,整理古籍,钦天监和翰林院的官员要通力合作,寻找破解八煞夺宫妖术、逆数劫理和阴魔的方法,越多越好;另外,命禁军在全城范围内搜索,寻找暗骑都尉和魏忠贤轮回转世的踪迹,一旦发现,立刻禀报,不得擅自行动!”
新帝有条不紊地部署着任务,每一项指令都清晰明确。
17.朝臣领旨表忠心,马蹄急促传急报
“臣等遵旨!”朝臣们齐声应道,声音响亮而坚定,充满了斗志。
他们看着新帝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恐惧渐渐被斗志取代——他们知道,只有跟着新帝,团结一心,才能度过这次危机,守护好大启的江山,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几位大臣还主动请缨,要求承担更艰巨的任务,展现出了对朝廷的忠诚和担当。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马蹄声急促而响亮,“哒哒哒”的声音越来越近,显然是有紧急情况发生。
殿内的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殿门口望去,脸上满是疑惑和担忧,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最近发生的诡异事件太多,每个人都变得格外敏感,听到任何异常的声音,都会心生警惕。
一位禁军统领快步跑进殿内,他身着铠甲,甲叶上还沾着尘土和少许血迹,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经历了一场紧张的行动。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但依旧保持着军人的威严,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启禀陛下,我们在城门口抓获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人,他试图混出京城,被我们的守卫发现。在他身上,我们搜出了一本黑色的册子,册子上写着‘暗骑都尉名册’五个字!”
禁军统领的话像一颗炸弹,在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暗骑都尉名册!
这本名册很可能记录了所有暗骑都尉的身份和据点,有了这本名册,就能将暗骑都尉一网打尽,彻底摧毁他们的势力,这对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也是破解当前危机的关键一步。
18.新帝急切见人册,可疑人员露挑衅
新帝眼中一亮,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喜色,连日来的凝重也消散了不少。
他向前走了几步,急切地说道:“快!将那本册子和人一起带进来!朕要亲自审问此人,查看这本名册!”
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他知道,这本名册可能会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让他们在对抗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占据主动。
禁军统领领旨后,立刻转身跑出殿外,脚步飞快,生怕耽误了片刻。
没过多久,两名禁军押着一名形迹可疑的人走了进来,这两名禁军手按腰间佩刀,眼神锐利,紧紧盯着被押解的人,防止他做出任何反抗或逃跑的举动。
另一名禁军则双手捧着一本黑色的册子,跟在后面,步伐平稳,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册子。
那名可疑人员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衣服质地粗糙,像是普通百姓的服饰,可他的言行举止却不像普通百姓——他的眼神锐利,带着一丝阴狠,嘴角始终带着一丝不屑,即使被两名强壮的禁军押着,也没有丝毫恐惧,反而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新帝和朝臣们,仿佛在嘲笑他们的无能。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沾着灰尘,却掩盖不住他身上的邪气,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善类。
而那本黑色的册子则用兽皮制成,兽皮的颜色是深黑色,表面泛着油光,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防潮,能够长时间保存。
册子的封面上,用暗红色的线绣着“暗骑都尉名册”五个字,字体扭曲,像是魔佛血篆的简化版,泛着黑色的光,看起来诡异而邪恶,让人看了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厌恶。
19.新帝翻阅名册,惊现朝臣内应
新帝走上前,从禁军手中接过册子。
册子入手沉重,比看起来要重不少,封面上的兽皮带着一丝冰凉的触感,像是握着一块冰冷的铁块。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生怕损坏里面的内容,只见里面用黑色的墨汁记录着所有暗骑都尉的名字、身份、据点和联系方式,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显然是经过精心整理的。
册子的第一页,记录的是暗骑都尉统领的信息——统领名叫“墨无常”,身份是京城一家客栈的老板,据点就在城南的“悦来客栈”,客栈的后院还有一个秘密通道,通向城外的一座山谷,是暗骑都尉的秘密基地。
新帝看到这里,眉头微皱,他没想到暗骑都尉的统领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就在京城之中。
第二页记录的是副统领的信息,身份是南都文正书院的一名教书先生,表面上温文尔雅,教书育人,暗地里却从事着颠覆朝廷的勾当,据点在书院的后院,那里有一个密室,用于存放暗骑都尉的机密文件和武器。
看到这里,新帝心中了然,难怪南都文正书院会发生藏书阁崩塌这样的诡异事件,原来背后有暗骑都尉在作祟。
后面的几页,则记录着其他暗骑都尉的信息,他们的身份各异,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工匠,甚至还有的是寺庙的和尚,遍布京城和各个地方,渗透到了大启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秘密网络。
他们隐藏在各行各业,暗中发展势力,收集情报,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动叛乱。
其中,还有一些朝廷官员的名字,这些官员大多是吏部、户部和兵部的中层官员,平日里看起来清正廉洁,工作认真负责,深受上级的信任和下属的敬重,没想到竟然是暗骑都尉的内应,在朝廷内部为暗骑都尉传递消息,破坏朝廷的政策实施。
20.新帝下令抓逆党,朝霞映帝显威严
新帝将册子递给旁边的丞相,沉声道:“丞相,立刻按照名册上的名字,调动京城的禁军和衙役,分工合作,同时行动,抓捕所有暗骑都尉和内应,一个都不能放过!”
他的语气十分坚定,不容置疑,“同时,将这些人关押在天牢中,严加审讯,从他们口中找出背后黑手的线索,尤其是魏忠贤轮回转世的下落和八煞夺宫妖术的来源,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他们开口!”
丞相接过册子,郑重地躬身行礼:“臣遵旨!臣定会全力以赴,将暗骑都尉一网打尽,为陛下分忧,为大启除害!”
说完,他便立刻带着几名禁军和吏部的官员,快步离开了紫宸殿,去执行抓捕任务。
他的脚步匆忙却坚定,心中充满了信心,有了这本名册,抓捕行动一定会顺利进行。
看着丞相离去的背影,新帝再次举起轩辕剑,望向殿外的天空。
此刻,天边已经泛起了朝霞,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泛着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宫殿都染成了金色。
阳光透过殿门,照在新帝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让他看起来更加威严,宛如天神下凡,充满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
新帝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暗骑都尉只是幕后黑手的棋子,真正的敌人还在暗处,可能是魏忠贤的轮回转世,可能是阴魔的首领,也可能是其他隐藏的邪恶势力。
但他不会退缩,也不能退缩,他是大启的皇帝,守护江山和百姓是他的责任。
他会用手中的轩辕剑,斩断所有的阴谋诡计,铲除所有的邪恶势力,直到将所有邪恶势力彻底铲除的那一天,直到大启重新恢复安宁和繁荣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