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8章 善罢甘休

第18章 善罢甘休(2/2)

目录

林朝羽意味深长地看向刘长福:打打杀杀既耗费钱财,又折损兄弟,何必呢?

林先生!刘长福一时捉摸不透林朝羽的用意,只能坦言:可若我们不反击,对方只会变本加厉。

万一医馆经营不下去,那可如何是好?

如果医馆真的关门,你说谁会受到最大影响?林朝羽嘴角挂着莫测的笑容。

当然是林先生您损失最大!刘长福不假思索地回答。

错了。

林朝羽靠在椅背上,环视众人:真正受苦的是那些依赖医馆的香港市民。

没有我们,他们看病要花十几倍的价钱,更多的人根本看不起病。

丁来旺眼前一亮:老板的意思是发动市民?

正是。

林朝羽轻轻点头,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关闭所有医馆和诊所,让全香港都知道这件事。

他转向王志成:志成。

王志成立即应声。

明天在《大明报》刊登公告,声明因受帮派扰,七日后将关闭全港所有医馆和诊所。

林朝羽又对陈琪芸说:陈姐,联系其他报刊,同样发布这个消息。

重点强调我们是被帮派逼迫关门,评论让他们自由发挥。

陈琪芸点头答应。

林朝羽活动了下筋骨,从容道:不急,让这件事好好发酵几天。

......

《大明报》

如今,刘振强成了《大明报》的忠实读者。

八部小说的连载让他追得不亦乐乎。

然而今天,他发现报纸的某个版面停止更新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一则新消息:

青山医馆与青山诊所将于七日后全部停业。

青山医馆?青山诊所?

刘振强对这两家医疗机构记忆犹新,此前它们可是重点宣传的对象。

看病省钱,名不虚传。

前阵子他染上风寒,去青山医馆挂号只花了两块钱,开的药也才十块钱。

吃完药后,病很快就好了。

这要是换作从前,没个一两百块根本治不好。

因此,刘振强对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颇有好感。

虽说他算是中产阶级,可看病花钱多了,照样心疼得直哆嗦。

此刻一见医馆要关门,他下意识地希望它能继续开下去。

继续往下读,刘振强的眉头越皱越紧。

原来前天青山医馆遭人砸场,场面惨烈。

医生重伤,药材被烧,医疗设备尽数毁坏。

医馆不敢再营业,也是情理之中。

“青山医馆以医者仁心为本,为香江市民健康尽心竭力,如今被迫关闭,深感遗憾!”

看到这儿,刘振强怒火中烧。

想到以后看病得多花冤枉钱,他心里堵得慌。

青山医馆十几块就能治好病,难道又要回到过去,动不动就花一两百买西药?

他不愿青山医馆关门,可现实却无法改变。

真的要关了吗?

……

张家

“哥,你看报纸,林朝羽那家伙要关掉青山医馆了!”张玉麟将一份报纸递给张玉阶。

“什么?”张玉阶一愣,接过报纸扫了几眼,眉头紧锁,“林朝羽关医馆?开玩笑的吧?”

仔细读完,发现这确实是林朝羽的正式声明。

除了《大明报》,陈琪芸还将消息透露给《明报》《大公报》《星岛日报》等媒体。

短短时间内,这则新闻便登上各大报刊头版。

青山医馆这几个月风头正盛,自然引得媒体争相报道。

青山医馆即将停业的消息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各家报刊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与评论。

《明报》的金镛亲自撰写了社评,即便两家存在竞争关系,他仍然对青山医馆给予了肯定,尤其赞赏其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

然而,张家四兄弟对这些舆论并不在意,更无视了香江市民的反应。

张玉阶甚至觉得林朝羽未战先怯,显得有些得意:你们怎么看?林朝羽这小子突然宣布关门,连和我们较量的勇气都没有?

估计是拼不过吧。

张玉麟不以为然地回答,他林朝羽能有多少资金?就靠一个义隆社,拿什么跟我们抗衡?

张玉阶对此颇为认同。

尽管林朝羽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他相信,在真正的财力比拼上,对方绝非张家的对手。

毕竟,张家几代积累的资本底蕴深厚,而林朝羽的资金链未必能支撑长期对抗。

他原本已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决心不惜代价击败林朝羽,哪怕代价高昂。

可令他意外的是,林朝羽居然直接选择了退让。

张玉阶转头询问四弟张玉良的看法。

张玉良略显迟疑: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一时也看不出他的意图。

他不太像是会轻易认输的人,我们得再观察他的下一步行动。

张玉阶点头同意:那就再等七天,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

让大家先别轻举妄动。

他冷冷一笑:林朝羽,你以为退一步就能平安无事?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你已是待宰的羔羊!

——

林朝羽根本不在乎张家的想法。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稳住局面。

所谓大规模停业,不过是放出的风声。

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甚至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怎么可能轻易退出?七天的时间,足够让香江市民的情绪再度发酵。

青山集团办公室内,刘长福恭敬地坐在林朝羽面前,等待指示。

林朝羽轻抿一口茶,淡然道:“这次不需要你的人动武!”

他放下茶杯,继续道:“你只需做一件事——走进各个社区,告诉香江市民,如果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大规模关闭,会有什么后果?”

“看病费用可能飙升七八倍,买药还得额外掏钱。

”林朝羽略微停顿,补充道:“如果有人突发急症,甚至可能因延误救治而丧命。”

刘长福渐渐领悟了林朝羽的意图。

关键就在于煽动香江市民的情绪。

如今的市民早已习惯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的便利。

低廉的医疗费用让他们享受了数月实惠。

可现在,若突然宣布这些医馆和诊所关闭……

试想,市民会作何反应?

从未拥有尚可忍受,但得而复失,谁能甘心?

林朝羽建立的这套医疗体系虽简单,却极大满足了普通市民的需求。

过去,许多人小病硬扛,大病硬撑。

如今,更多人愿意就医,小病及时治,大病慢慢调养。

低廉的费用让看病不再是负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