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想见到他(2/2)
黑暗吞没视野前,他脑海中只剩一个念头——
早知道拿了钱就该滚得远远的,永远不该去惹林朝羽。
也许,在第一次遇见林朝羽时,就该直接要了他的命。
恨意与恐惧交织,最终化为求生的欲望。
水中的刘海柱疯狂扭动身躯,可越是挣扎,肺里的空气流失得越快。
他的脸涨得通红,渐渐使不出半分力气。
带着满腔的怨恨与诅咒,刘海柱的身体逐渐冰凉,意识彻底消散。
苏成刚并不急着将麻袋捞出水面。
他耐心等待着。
万一没死透,还得再扔一次,不如多等一会儿,确保刘海柱彻底断气。
足足十五分钟后,他才命人将拖上来。
刘海柱的身躯早已冰冷,嘴唇泛着青白。
苏成刚蹲下,探了探他的脉搏。
没有心跳。
没有呼吸!
确认刘海柱已死后,苏成刚才让人解开他身上的绳索。
随后,苏成刚带人划船来到刘海柱常去的赌馆附近海域,将抛入水中。
如此一来,便能制造刘海柱醉酒失足、溺水身亡的假象。
至于是否有人怀疑,无关紧要。
林朝羽不在乎,刘长福只要处理干净,谁也查不到他们头上。
如今的香江,黑暗横行。
死个人,哪怕是洋人,也再寻常不过。
……
……
天亮。
林朝羽起床、洗漱、练功,随后喝了几口粥。
仆人早已将报纸摆在餐桌上。
报纸包含香江本地新闻,以及延迟几日的《泰晤士报》。
全球资讯汇聚于此,商机或许就藏在其间。
这是林朝羽的习惯。
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电视机也未普及,报纸反而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早餐时阅读新闻,已成他的日常。
不久后,林朝武也练完功。
他锻炼的时间比林朝羽更长,近来读书的时间也明显增加。
不过,他读的书与林朝羽不同。
林朝羽偏爱理工类书籍,而林朝武则痴迷拳谱、儒家典籍和道家经典,说什么功夫的至高境界在于精神修养。
这些话,林朝羽大多听不懂。
林朝羽很清楚自己的习武资质平平,即便每日苦练不辍,最多也只能强健体魄,让身体素质优于常人。
但若要和他这个弟弟林朝武相比,恐怕这辈子都难以企及。
用完早餐后,林朝羽径直前往尖沙咀的青山集团总部。
实际上,如今他对集团的管理更多聚焦于宏观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并确保集团整体发展方向不偏离正轨。
走进办公室,他一眼就瞥见桌上那个黑色皮包——正是昨日丢给刘海柱的那只。
林朝羽当即唤来许漫冬,吩咐她将皮包归还财务处。
刘海柱的问题,已然彻底解决。
吉隆坡
一栋斑驳的老旧房屋前,突然爆发出激动的呼喊:
排出来了!真的排出来了!
呼喊声用的是马来语。
而所谓排出来的,竟是一条条扭曲蠕动的寄生虫,场面令人作呕。
这正是郭鹤年从林朝羽手中购得的青山驱虫药。
借着自家蔗糖销售渠道,郭鹤年尝试推广这种驱虫药丸。
起初并未大张旗鼓宣传,只在贩糖时顺带提上一句。
没想到药效立竿见影——服用者当晚就排出寄生虫,困扰多时的腹痛瞬间消失无踪。
消息如同野火蔓延,郭鹤年囤积的青山驱虫丸转眼成为紧俏货。
起初只是零星购买,后来竟有精明者低价购入后转手高价倒卖。
即便价格翻倍,求购者依然络绎不绝——毕竟腹痛的折磨实在难熬。
最疯狂时,一粒药丸竟能炒到7马来亚元。
更有甚者收集空药盒造假售卖,导致驱虫丸销量激增。
如今,这批特效药已销售一空。
……
晨曦中,郭鹤年在私人庄园醒来。
作为垄断东南亚八成糖业、占全球产量两成的商业巨擘,他日常要务不过是维系政府关系,或是通过高尔夫维系社交圈。
郭鹤年盘算着是否还有新的盈利机遇。
对于与林朝羽的合作,他既有所关注,又不甚在意。
谈判时双方寸步不让,但一千万对如今的郭鹤年而言微不足道,有时一场赌局的输赢都不止这个数目。
玩乐输钱只是消遣,但生意终归是生意,必须遵循商业规则。
即便是一块钱,他也要据理力争。
郭鹤年至今仍未将林朝羽放在眼里,之所以同意会面,不过是看在汇丰银行沈弼的面子上。
汇丰的名号多少值得他给予几分重视。
不过,林朝羽的年轻确实让他有些意外。
即便如此,郭鹤年依旧不太在意这次会面。
在他眼中,林朝羽虽可称得上商业大亨,但与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无论是财富还是地位,都远不足以与他相提并论。
真正能与他平起平坐的,至少得是霍东来那个级别的人物。
青山驱虫丸购入后,郭鹤年并未投入太多精力推广,甚至连宣传都懒得做。
然而即便如此,这款药物的销量却持续攀升。
“老爷!”一名男子快步走近,手中拿着一份文件,“这是近期青山驱虫丸的销售数据。”
尽管已融入马来国文化,郭鹤年仍保留着华人的习惯,尤其在庄园内,仆从皆以“老爷”相称,而在公司,员工则称他为“郭董”。
郭鹤年随意翻开文件,目光却骤然一凝:“卖光了?”
“是的,所有库存均已售罄。
”助手魏东来迅速汇报,“青山驱虫丸近期销量极佳,效果显着,市场反响远超预期。”
“才过去多久?”郭鹤年努力回忆着时间。
“仅仅十天,我们仅在吉隆坡、怡保、新山等城市铺货,但销售速度惊人,供不应求。”
郭鹤年的眼神逐渐锐利起来。
一千万盒青山驱虫丸,进口价两块,售价五块。
若不考虑运输和人工成本,利润至少一千五百万。
十天,净赚一千五百万!
郭鹤年快速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马来国的人口规模远超香江,至少是香江的三倍之多。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一个潜力无限的巨大市场。
仅仅粗略一想,郭鹤年便意识到其中蕴藏的惊人商机。
马来国目前的卫生条件与香江相近,甚至更为落后。
因此,青山驱虫药不仅能长期销售,还能反复售出。
巨大的商机!
郭鹤年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丰厚利润。
只要与林朝羽达成合作,他很快便能攫取巨额收益。
他再次翻阅财务报表,眉头微皱,略带惊讶地说道:“最近几天青山驱虫药的销量似乎越来越好了。”
魏东来回应道:“确实如此,最近有人大量采购后抬高价格转售。
目前一粒青山驱虫丸的价格已涨至六马来亚元。”
马来亚元是当时马来国的流通货币,与港币的汇率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