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股东(2/2)
莫妮卡看着他问:“你真确定百达翡丽不做石英表?”
“没必要。
”林朝羽笑了笑,“亨利说得对,机械表不会因为冲击而没落,石英表天生就是低端货——廉价、普通,根本撑不起身份象征。
我收购百达翡丽,就是要把它打造成奢侈品,走高端路线!”
说着,他抬手露出手腕上那块从百达翡丽顺来的腕表。
这是“pk”特别款,全球仅13只,搭配蓝钢烧制指针,稀有而精致。
前世他虽有几块百达翡丽,但都不是限量款。
那些天价限量表曾让他望而却步,如今戴着的却是货真价实的珍品。
林朝羽甚至暗想:以后百达翡丽再推限量款,务必给自己单独留一块。
莫妮卡仍不放弃:“可如果让百达翡丽研发石英表,加上我们的技术,销量肯定有保障。”
“那会拉低百达翡丽的格调。
”林朝羽摇头,“石英表已经在掌控中,何必拖百达翡丽下水?就让它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吧。”
莫妮卡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吧。”
……
百达翡丽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整个瑞士钟表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历史上,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人称“石英危机”。
这次石英风暴令瑞士钟表业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市场份额从43%骤降至15%。
上千家企业接连破产,大批制表师失业,在中低端市场完全被日本品牌碾压,整整被压制了五六年之久。
直到后来,瑞士钟表业才重新找准定位,转向奢侈品路线,彻底退出低端市场的竞争。
然而这次林朝羽引发的石英风暴更为猛烈。
当年日本厂商尚且有所保留,没有如此铺天盖地地宣传石英表的优势。
但如今莫妮卡却以科技为卖点大肆造势,甚至差点请来加加林代言。
尽管未能如愿,但在奥委会宣布采用石英表计时后,莫妮卡依然发动了更猛烈的宣传攻势,声称这是奥运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这番言论让林朝羽本人都觉得肉麻不已。
这场石英风暴的冲击远超日本时期,如洪水般席卷整个行业,对瑞士钟表业造成更沉重的打击。
瑞士手表出口骤然下滑,中低端市场彻底失守。
欧洲民众纷纷转向更实惠的石英表,机械表的昂贵价格让普通人难以承受。
随着瑞士表厂接连倒闭,制表师大量失业,欧洲多家公司开始向莫妮卡寻求专利授权,愿意支付费用生产石英表。
谁都看出石英表即将成为主流,必须抢先布局。
林朝羽明白无法独占市场,便让莫妮卡制定授权标准:要么专利互换,要么缴纳费用。
为此莫妮卡专门组建了律师团队处理相关事务。
最终林朝羽在欧洲斩获颇丰:成功收购百达翡丽、促成奥委会采用石英表计时、全面打开欧洲石英表市场。
至于瑞士钟表业的困境,与他并无关系。
瑞士钟表若能重现辉煌,林朝羽依然有机会从中获利。
他选择静观其变,不愿过多介入。
与此同时,林朝羽即将从欧洲返回香江。
临行前,莫妮卡依依不舍,两人缠绵至天明,临登机前又再度温存一番,林朝羽这才踏上归途。
刚下飞机,林朝羽还未及休息,日本精工的代表便找上门来。
1969年,日本精工曾推出全球首款指针式石英表,但如今这一纪录被林朝羽提前七年打破。
眼看林朝羽的石英表在岛国热销,日本精工自然动了心思。
事实上,早在去年,日本精工就已接触大岛一夫,试图以优厚待遇将他召回。
起初,大岛一夫确有去意,但林朝羽改进的分红制度让他改变了主意,不仅自己留下,还说服女友和一批同学加入。
在林朝羽这里,薪资与能力挂钩,而非资历。
而在岛国,年功序列工资制让许多人才感到压抑——明明才华出众,却要论资排辈。
大岛一夫不仅没走,反而从日本精工挖来不少技术骨干,堪称反向挖角。
林朝羽也将他树立为典范:一个在岛国备受冷落的人才,在香江却大放异彩,享受分红与重用。
这一标杆吸引了众多人才投奔,当然,也不乏浑水摸鱼之辈。
对于这类人,林朝羽自然不会容忍,他的态度很明确:公司是让你来干活的,不是让你来摆架子的。
随着本土人才的成长,林朝羽的心态也逐渐从容。
然而,挖人不成,反倒被对手挖走几名骨干,这让日本精工颇感挫败。
既然无法招揽大岛一夫,日本精工转而调整策略——既然挖不到人,不如直接与林朝羽合作。
凤凰手表的产能有限,不可能满足全球的石英表需求。
如果能获得林朝羽的专利授权,自行生产和设计,无疑能带来巨额利润。
此前,林朝羽一直在欧洲,日本精工多次联系未果。
这次他刚回香港,对方便立即登门拜访。
负责接洽的是久田海人。
“久田先生,实在抱歉,之前一直在欧洲。
”林朝羽与他握手致意,“让你白跑了几趟。”
“林先生。
”久田海人礼貌回应,随即切入正题,“我们希望获得朝武手表的石英表专利授权。”
“没问题。
”林朝羽爽快答应,“我们提供两种合作方式:一是专利互换,二是按产量收取授权费,每块手表支付一定费用。”
久田海人试探性地问:“林先生对日本精工的专利技术感兴趣吗?”
“抱歉,我对贵公司的专利不太了解。
”林朝羽直言,“我更倾向于按销量收费的模式,你觉得如何?”
他心里清楚,日本精工在手表领域并非顶尖,真正的优势在于滚珠轴承、汽车轴承和滚珠丝杠,这些业务未来会占据全球第一市场份额。
但眼下,他们的专利储备并不丰富。
尽管如此,林朝羽仍考虑未来可能与他们在汽车行业合作,专利互换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久田海人点头:“可以,但具体费用还需进一步协商。”
“当然。
”林朝羽微笑回应。
这次会谈只是初步意向,后续还需日本精工派出专业团队,双方慢慢磋商,最终敲定合作细节。
尽管将专利权授予了日本人,林朝羽仍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参与代工环节,毕竟利润这种东西,多一点总是好的。
香江,中南钟表有限公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