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22章 逢场作戏

第122章 逢场作戏(2/2)

目录

的策划者起初未能控制住他,随后苏西诺迅速集结军方力量,带领军队气势汹汹地杀回。

最终,他成功了叛乱。

经过简单调查,发现幕后竟与大漂亮脱不了干系。

苏西诺勃然大怒,一方面加强自身安保,另一方面牢牢掌控军方势力。

林绍良以较为轻松的语气向林朝羽讲述了这件事。

看来局势还算稳定。

苏西诺继续掌权,而林绍良与他的关系依然牢固,接下来依旧可以歌舞升平,生意照常进行。

对此,林朝羽并未多言。

历史上,苏赫托本应成功,并将苏西诺囚禁直至五年后病逝——至于是自然死亡还是其他原因,无人知晓。

未来是否会发生悲剧尚不可知,但让苏西诺统治印西国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他不如苏赫托残暴,至少不会犯下那些灭绝人性的罪行。

林朝羽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

除掉了苏赫托,这个未来的屠夫。

至于未来的矛盾能否化解,他认为这已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他并非印尼总统,连印尼语都不会说,更谈不上干预。

只要印尼政局相对稳定,民众仍有消费能力,能购买他的产品就够了。

“朴雅卡小姐!”

林朝羽与朴雅卡握手致意。

如今三哥是他的重要客户,既采购药品,也购买摩托车和手表。

每年,他都会抽时间与朴雅卡会面洽谈生意。

朴雅卡在塔塔家族的地位日益提升,她深知这与和林朝羽的合作密不可分,因此两人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除了实业合作,林朝羽还尝试将香江电影引入印度市场。

以当前李小龙风靡全球的热度,即便在印度上映也必定能收获巨额票房。

朴雅卡对此仅表示愿意尝试。

林朝羽同时提到,他目前正在开展艺人培训项目,也可以接纳印度艺人前来学习。

在亚洲观众的观影习惯尚未成熟前,东南亚市场是最重要的票仓。

后来港片逐渐衰落,原因既有内部制作粗糙、被好莱坞碾压的因素,也有亚洲各国对港片的抵触情绪。

即便部分港片质量不佳,但相比其他国家电影仍然占据优势。

由于港片过于强势,许多亚洲国家开始警惕,采取限制措施。

印尼、菲律宾、暹罗等地纷纷减少港片引进,转而进口好莱坞电影。

林朝羽的策略则是扶持各国本土电影产业,推动港片与当地公司合作,甚至支持它们在香江上市。

这样一来,市场相互渗透,利益共享,限制政策便难以实施。

独吞市场并不可取,必须为他人留出发展空间。

各国抵制港片的行为可以理解,正如后来大陆设立国产电影保护月并对好莱坞电影征税一样,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

林朝羽理解这种做法,但也需要提前布局,扩大市场格局。

作为穿越者,他不仅希望把握电影黄金时期赚取利润,更希望行业能持续发展,把蛋糕做大而非急于瓜分。

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印度是不可避免的一站,因此与塔塔家族的合作至关重要。

朴雅卡对影视合作兴趣浓厚,但目前印度电影产业仍落后于香江,扶持需要时间,尤其是文化和语言交流方面。

聊完电影,话题转向摩托车。

朴雅卡略带无奈地说:“摩托车的质量越来越好了!”她看向林朝羽,“林先生,或许您该考虑适当降低质量了。

”林朝羽的表情顿时变得微妙起来——这段时间,他的摩托车在性能、发动机和轮胎方面都进行了大幅优化。

成本大幅缩减,油耗也明显下降,价格自然更具吸引力。

不久前,林朝羽亲自筹办了一场摩托车赛事,引起众多香江市民的关注,不少人开始考虑购买摩托车。

除了销往印度,东南亚地区也逐渐成为林朝羽摩托车的主要市场。

这些摩托车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特别是三轮车型,载货十分便利。

然而,林朝羽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正着手进军汽车产业,计划收购英国的福登和爱尔夫两家公司,并将卡车研发中心设在香江。

研发一款全新卡车后,可以在香江或大陆组装生产,甚至可以通过特殊渠道贴牌引入内地,以提升国内技术水平,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

技术共享不是问题,但能否派遣人员到香江参与研发,则是另一回事。

至于卡车的销售目标,林朝羽瞥了一眼朴雅卡——质量问题恐怕不少。

印度市场向来不会让他失望,可以让他们先测试,再逐步改进技术,就像摩托车一样。

而现在,印度方面似乎认为摩托车质量过于优良?

林朝羽目光古怪地看向朴雅卡,轻咳一声:“你的意思是?”

“质量维持现状就好,损坏率太高会引起不满,但如果太低……”朴雅卡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

她毕竟脸皮薄,换作她哥哥或其他人,这番话早就能理直气壮地说出口。

林朝羽哑然失笑。

印度市场果然一如既往地“靠谱”——质量太好,损耗率降低,新摩托车销量就会下滑,那些权贵还怎么从中获利?

想到这里,他淡然道:“朴雅卡小姐,放心,后续摩托车的质量会保持现状,就当是‘印度特供版’吧。”

朴雅卡内心无奈。

尽管出身刹帝利阶层,她对这种贪腐行为仍有些抵触,但她也清楚,她的家族塔塔集团正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她无法背叛自己的阶层。

察觉到她的窘迫,林朝羽适时转移话题,结束了这场尴尬的对话。

“朴雅卡,天色不早了,不如留下来用晚餐吧!”

闲聊片刻后,林朝羽自然地提议道:“我这里有最好的厨师,还有珍藏的红酒,要不要尝尝?”

“好。

”朴雅卡点头答应。

晚餐丰盛精致。

不在,已被林朝羽提前支开。

林朝武则早已搬进周锡年新建的别墅。

朴雅卡并非第一次留宿林家,对这里已十分熟悉。

林家如今聘有专属厨师,讲究仪式感——净手、戴白帽,动作一丝不苟。

虽然没有八二年的拉菲,但六二年的佳酿同样珍贵。

厨师将十多道菜肴精心摆盘,逐一介绍,随后恭敬询问:“林先生,需要点蜡烛吗?”

林朝羽颔首:“点上。”

厨师取出烛台,点燃三支蜡烛,又关掉大厅的主灯。

烛光映照下,朴雅卡的面容更显柔美,平添几分浪漫情调。

她微微低头,心跳悄然加速。

合作多年,她不得不承认,林朝羽的格局与魅力远胜常人。

此刻的氛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低头品尝菜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明明是来谈生意,怎么气氛忽然变得微妙?

他……是不是也有意?

她心绪纷乱,匆忙抿了一口酒,却被呛到,赶忙捂住嘴抬眼偷看。

林朝羽正似笑非笑地望着她,让她的心跳得更快。

他确实是她见过最英俊、气质最出众的男人之一。

朴雅卡脸颊微红,好在烛光昏暗,不易察觉。

她举起酒杯掩饰慌乱:“林先生,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朴雅卡小姐。

”林朝羽举杯回应,目光温和,“也祝你青春永驻,万事顺遂。”

他唇角含笑,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林朝羽暗自琢磨着自己与朴雅卡的关系已接近九成把握。

起初,若能邀朴雅卡缝制衣裳,便有一成机会;若她愿来王婆处做活计,便是二分;肯在此用饭,则增至三分;见西门庆到访却不回避,已有四分;若她愿与西门庆搭话,把握便达五成。

待王婆借故外出,朴雅卡仍留此处,把握升至六成;孤男寡女独处一室,便有七成;共进晚餐,八成在握;酒至微醺再度独处,九成已定;直至西门庆试探触碰其足而未遭抗拒,便是十足把握。

此刻夜色已深,朴雅卡与林朝羽共进晚餐,推杯换盏,这本身已是一种暗示。

十余道佳肴几乎未动,多数时间皆在饮酒闲谈。

林朝羽的话题逐渐偏移,朴雅卡虽显慌乱,却未严词制止——若初识时他如此放肆,早挨了耳光。

但如今二人关系不同,她只是低头默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