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让全香江致以敬意(2/2)
如果只是买普通的衣服,最多只能抵扣百分之四十左右。
因此,想要完全用完这些购物券,大约需要花费一千五百港币!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但实际上,他们在年货节的消费比往年高出三四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那些不想消费的人,则发现了购物券的另一种用途——转售给他人。
只不过价格会大打折扣,通常只有五折左右。
但如果将购物券卖给青山集团以外的买家,往往能卖到原价的七折。
于是,许多非青山集团员工的人开始想方设法收购这些消费券。
然而,青山集团的员工也需要购买年货,真正流出的购物券并不多。
可林朝羽是什么人?
他暗中观察到许多人争抢员工的消费券,心中暗自高兴!
如今员工手中的消费券,就像股票一样!
而且是极为稀缺、业绩优异的股票。
众人纷纷抢购,却苦于没有渠道!
如果在年货节前,大量购物券流入市场呢?
或者说,如果香江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拥有一张这样的购物券,那么年货节的第一天,消费必然会迅速爆发!
但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弊端?
林朝羽找来王荣和罗向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两人。
他们听完后,愣了两秒才回过神来。
王荣说道:“林董,如果年货节前突然出现大量购物券,人们来不及细想,一定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而且通过转售购物券,我们也能大赚一笔!”
罗向迪也附和道:“没错!不过这件事需要一定时间酝酿,否则效果可能不理想。
林董,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我一定办妥!”
“好,那就交给你了。
记住,不要让市民发现这是青山集团的安排。
另外,一定要杜绝假货和伪造购物券的行为!”
既然购物券有价值,不法分子就可能伪造购物券牟利。
倘若他们大量兜售假券,最终蒙受损失的必然是青山集团!
对此,王荣早有准备,他向林朝羽解释道:“所有优惠券均有专属防伪标记,目前仅有我们青山集团的印刷厂能印制,香江其他厂商暂时无法仿制。”
“即便如此,也要广而告之,提醒市民谨防受骗,以免损害青山集团的信誉!”
“明白,我立刻安排媒体明日发布公告。”
《大明报》作为香江销量榜首的报刊,其公信力与信息权威性无人能及。
青山集团内部发放购物券的消息早已流传,但始终未经官方证实。
如今,《大明报》正式刊发声明,确认此事属实,并强调所有购物券均带有独家防伪标识,呼吁市民切勿购买伪造券。
消息一出,香江市民艳羡不已,纷纷感叹为何自己未能进入青山集团就职。
随着讨论愈发热烈,类似的抱怨声此起彼伏——
“瞧瞧青山集团,又是年终奖又是购物券,简直把员工当亲人宠!再看咱们厂,刚学着发两百港币年终奖,本来还觉得不错,结果人家光购物券就值六百!这差距也太大了……”
“就是!青山集团薪资高就算了,还搞这出,存心让人眼红!唉……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但一定要让儿子去青山集团上班!”
“林先生不愧是华人楷模,赚洋人的钱,却厚待自家员工。
这格局,绝了!要是能弄到一张购物券该多好……不如咱们联名请老板去找林先生采购一批,打折买也行啊!”
十几名工人当即集体请愿,扬言若无购物券便集体辞职。
工厂老板进退两难——拒绝吧,招工耗时费力;妥协吧,又觉憋屈。
最终,他硬着头皮来到青山集团总部,向林朝羽道明原委。
听闻员工竟以此要挟,林朝羽心中暗笑,面上却波澜不惊。
他解释道:“发放这些优惠券,是为了让青山集团的员工享受到更多福利。
如果你们也来购买,这成何体统?”
工厂老板却辩称,他们的员工持有优惠券实际上是在支持青山商场的销售,同时表达对林朝羽举措的认同。
然而,现在员工们意见很大,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林朝羽迟疑许久,最终松口:“可以卖给你们一部分优惠券,但这些东西并非无成本,所以最低只能给到六折!”
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不少!
工厂老板立即下单,要了一百张三百港币的、三十张五百港币的和十张一千港币的。
购物券总面值五万五千港币,按六折算,实际支付三点三万港币。
当然,这些购物券并非免费发放给员工。
老板要求员工以券面价值的五折购买。
五折的优惠让员工们蜂拥抢购!
这样一来,他们购物时可以用这些券抵扣部分金额。
很快,消息便传开了!
没过几天,众多工厂老板纷纷来到青山集团,表示愿意自费购买购物券。
在王荣的协调下,林朝羽同意以六折价格出售。
如此一来,青山集团不必再费心推销购物券,甚至因工厂老板的需求,还可以搭配一些大额面值的券。
仅凭这些几乎零成本的购物券,林朝羽就获利一亿港币!
不过,这件事只有王荣、罗向迪等少数人知情。
如今,全香江至少有二十万家庭持有青山集团的购物券,每张面值两百港币。
如果全部使用,每个家庭平均消费六百港币。
这样的消费规模足以提振低迷的香江市场,带动制造业复苏,进而推动股市和经济繁荣……
二十万个家庭同时购物,青山旗下的综合购物广场根本无法容纳。
年货节的选址成了林朝羽等人面临的难题!
这样的活动需要交通便利、场地宽敞,否则人流拥挤极易引发事故。
毕竟正值新年,大家都想开开心心购物。
若因拥挤发生冲突,那将成为青山集团的重大责任事故。
到时候,英国资本肯定会借机生事,指责举办活动却不重视安全,这分明就是资本家的虚伪做派!
林朝羽考虑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是真心实意为大众的安全着想。
“既然商场和商铺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不如向港督府提议,在年货节期间征用永利街,把商品摆到街道两侧售卖,这样就能避免一些意外情况!”
然而,林朝羽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永利街虽然有名,但长度有限,仍然无法满足年货节的庞大人流量。
不过,王荣的建议给了他新的灵感——既然室内空间不足,那就全部搬到室外,像大陆过年时那样,在空旷的地方设立临时摊位。
这样一来,既能容纳更多人,又能让大家更方便地购物。
虽然这样做会让年货节显得分散,但如果能形成传统,反而能让活动更有年味。
如果能再加以装饰,还能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林朝羽向众人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此时距离年货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足够他们筹备。
大家听完后,都觉得这个方案不错。
过年如果全都挤在室内,反而少了那种热闹的氛围。
而如果在商业街或住宅区附近设立年货集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随后,林朝羽拿出一张香江地图,圈出所有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并让许漫丽联系港督府,查询各区人口数据。
最终,他们决定只在超过二十万人的区域设立年货街。
经过筛选,林朝羽在地图上标出了五个合适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