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文化旅游业太高雅,我们这些粗人玩不转(2/2)
包玉刚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他深知林朝羽的作风——一旦投入项目,必定组建顶尖团队,以严苛标准挑选人才。
因此,与林朝羽合作无疑是最佳选择。
回到香江后,包玉刚再次登门。
听完他的提议,林朝羽却摇头拒绝:“包兄,资金应优先用于关键领域,而非抢占市场先机。”
包玉刚解释道:“若五星级酒店建成,三亚市政府将提供开发用地,后续收益可支撑酒店运营,还能以酒店为抵押申请贷款……”
林朝羽打断道:“以贷养贷看似可行,但负债率过高会放大风险。
稍有不慎,几百万债务都可能压垮资金链。
不如将这一亿投入实业,既能降低负债,又能夯实资产基础,为长远发展铺路。
目前阶段,我无法与你合作。”
包玉刚追问:“你的意思是……时机未到?”
林朝羽点头:“三亚开发需循序渐进,先吸引企业与人口,待市场成熟后再发展旅游业,才能避免资金危机。”
“那林老弟有何高见?”
林朝羽稍作思索:“确有一项技术,全球仅不到百家企业研发,潜力巨大……”
“不到百家?”
包玉刚震惊地望向林朝羽。
放眼望去,市场上已有这么多企业竞争,此时入场真能分一杯羹吗?
这该不会是个陷阱吧?
但他深知林朝羽的性格,若无丰厚利益,对方绝不会轻易透露半分。
更不可能拉他进入一个毫无前景的行业。
他迅速调整神色,正色问道:“林老弟,具体是哪个领域?如今全球上百家企业都在钻研,我们现在加入,能拼得过他们吗?”
林朝羽并未直接回应,只是微微一笑。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这个行业,越是深入,越是复杂。
后期的投入更是惊人,单单一类工艺的产品,可能就需要上百亿港币。”
“多少?上百亿?”
包玉刚难以置信,这究竟是什么行业,一种工艺就要如此天价?
难道还有其他更烧钱的环节?
每种工艺动辄几百亿,得有多高的回报率才敢这么砸钱?
“没错,这还是前期投入。
一旦工艺遇到瓶颈,想要突破,仅是厂房和设备就可能耗资上千亿……”
上千亿?
林朝羽的话彻底勾起了包玉刚的好奇。
他清楚,只有预估利润能翻十倍以上,这样的投资才值得冒险。
否则根本没必要为一项技术如此大动干戈。
放眼当下,能匹配这种规模的产业,似乎只有汽车行业。
可仔细一想,汽车行业的厂房建设通常一两亿就能搞定,远达不到百亿千亿的级别。
显然不是汽车。
那究竟是什么?
“林老弟,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需要这么庞大的资金?”
“半导体。”
林朝羽解释道:“目前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日本和美国。
大陆虽然也有涉足,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而半导体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包兄不妨猜猜,它的主要用途会在哪些领域?”
包玉刚对此了解有限,但隐约有些印象。
他迟疑道:“据我所知,半导体似乎与晶圆有关,目前多用于军事领域,民用方面倒是鲜有耳闻……”
1465年
“包兄对收音机的了解,似乎还停留在五十年代啊……”林朝羽微微一笑,“如今的收音机,只需几个简单的零件,就能接收众多频道。
这就像早年的军用电报,当初的铁盒子可是笨重得很。”
他伸手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但现在,收音机却能小巧到巴掌大,全因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青山电视机能用遥控器调台,也是半导体在发挥作用。
未来的空调、洗衣机、冰箱,都会依靠半导体实现自动化。
电话也会越来越便携,这些同样离不开半导体。”
“包兄不妨想想,全球约有五十一亿人口。
若每三人一部便携电话,需求量就是十七亿台。
而每部手机的核心——指甲盖大小的半导体,售价可达三五百港币,高端型号甚至超过一千港币。
这样的利润有多惊人?再加上手机更新换代快,三到五年就得更换,这个产业的规模将难以估量。”
“不止是手机,汽车也会大量采用半导体,每辆车甚至需要成百上千个。
包兄,你说这产业值不值得投资?”
说完,林朝羽望向包玉刚,等待他的反应。
出乎意料的是,包玉刚满脸疑惑:“林老弟,这些是你从哪儿听来的,还是自己的预测?我平日虽不常关注这些,但报纸新闻从未提过此类消息。
难道真是你的预见?”
“可以这么说。
”林朝羽点头,“未来的一切都将朝着智能、便捷的方向发展,这是工业时代的必然趋势。
包兄,光看新闻可不够,得多读读国外学者的着作。
正是那些物理学家、数学家的理论在推动社会进步,而我们不过是在实践他们的构想。
”
林朝羽稍作停顿,接着说道:正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以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完全验证。
但现代科学的进步,恰恰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
就像去年美国成功登月,如果没有这些理论支撑,他们的飞船又如何能精准着陆?未来的科技发展,必然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想必你也关注到美国研发计算机的消息。
这类技术必将逐步普及到企业和家庭,甚至成为日常办公的必需品。
而这些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
因此,半导体产业绝对是未来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之一!
若能在这个行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垄断。
毕竟不是每家企业都敢于承担数百亿的投资风险。
包兄,半导体产业需要巨额投入。
越早布局,就能越早收获回报。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良性竞争,这样才能推动技术进步。
若由单一企业主导,创新动力就会减弱。
就像前世的Ad与Intel两家处理器巨头。
虽然渊源颇深,但正是由于Ad在游戏性能上的出色表现,得以迅速崛起,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Intel分庭抗礼。
Intel被迫加大研发力度,直到推出酷睿系列才扭转局面。
凭借卓越的运算性能,酷睿迅速占领家用电脑市场。
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Ad不得不重新设计架构,最终推出锐龙系列实现反击。
此后两家企业你追我赶,持续竞争。
这种良性竞争使得家用电脑性能大幅提升,即使运行大型游戏也游刃有余。
因此,林朝羽认为有必要培养一个竞争对手。
这个对手不是Intel,也不是Ad,而是包玉刚!
在长期接触中,包玉刚已经对他深信不疑。
这是好事。
只有拓宽包玉刚的视野,他才能真正把握主动权。
至于交叉持股,不过是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
即使包玉刚最终不愿参与竞争,在半导体领域也大有可为。
市场的规模庞大,客户群体也极为多样。
高端市场由他主导,而中低端领域,包玉刚完全可以胜任。
半导体行业需要更多企业投入研发,尤其是由华人企业掌握主动权,未来无论遇到何种挑战,都能够从容应对。
如果对方执意制裁,大可选择不使用他们的芯片。
等到对方研发出同类产品时,他们的技术早已领先四五年,甚至十几年。
更何况,某些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只有华夏能够生产。
即便对方最终突破技术壁垒,仍需耗费十几年去研发生产设备。
总之,手握筹码,才能掌控局势!
听完林朝羽的分析,包玉刚深受震撼。
他深切感受到自己如同蚂蚁仰望大象。
与林朝羽相比,他对商业的理解显得过于浅薄。
包玉刚感叹道:“林老弟,每次你有新项目,或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竞争对手时,我都由衷佩服。
这次也不例外!但听到你这番话,我突然觉得自己如此渺小。
感谢你的坦诚,我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不过,半导体行业动辄需要上百亿投资,我这样的小公司,真的能承担得起吗?”
他的环球航运集团,总资产不过五亿左右。
在香江,这已是商业巨擘的水准,足以跻身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