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223章 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吗?

第223章 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吗?(2/2)

目录

现在听到这番消息,他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游戏行业这么暴利,当初就算卖掉工厂,也要跟林朝羽合作。

因为——

据这位朋友透露,新公司注册时的启动资金只有一百万港币。

一百万,他咬咬牙也能凑出来。

而且,这两个月实际投入的资金不过六十万左右,却已经创造出两千多万的利润。

这样的回报率,简直不可思议。

小老板眼巴巴地望着得意洋洋的朋友,试探道:“那个……你有没有机会见到你们林总?”

“嗯?”

辉煌游戏的高层立刻警觉起来,盯着他问:“你想干什么?”

“就是……上次在同舟共济会,林先生提过一个合作项目,当时我也在场,但他没透露细节,所以我没敢答应。

要是早知道是这么赚钱的生意,我砸锅卖铁也要参与。

你能不能帮我问问林先生,现在还有没有入股的机会?”

“别做梦了!”

高层直接摆手,“你以为我是谁?青山集团的高管?我们公司虽然厉害,但只是刚成立的新公司。

林先生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随便来我们这儿?平时也就王荣总经理偶尔过来,而且他只管技术部的事,有问题就直接解决。

你啊,还是趁早死心吧!”

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说了,你以为青山集团就那十几家子公司?

天真!

1626年

青山集团旗下子公司数量超过三百家。

这些公司未必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盈利,但部分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远非其他企业可比。

想要见到林朝羽,基本只能靠运气。

那位工厂老板在确认无望后放弃了念头,却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此事公之于众,特别是告知同舟共济会的成员们。

当同舟共济会得知那神秘产业竟是游戏业,且短期内创造惊人利润时,当初参会者个个追悔莫及。

哪怕当初只投入一万港币,如今回报已超十万,而这仅是首月收益。

随时间推移,利润必将持续增长,预计年分红至少百万起步。

我真是有眼无珠,竟辜负了林先生的美意!当初若肯相信他,现在资产何止翻倍......你们几个当初为何要说什么不透露就不做?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林先生分明是想拉我们一把,我们却......

现在说这些有何用?若早知道结果,你当时会留下吗?不过我们确实错怪了林先生。

倒是包副会长后来投资了,现在应该欣喜若狂吧?

人家那叫慧眼识珠,知道林先生值得信赖。

往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听说包副会长身家已近五十亿,当年我们与他的差距不过几千万......

众人懊悔不已,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继续原有营生。

包玉刚初闻此事时难以置信——区区掌上机器竟有如此吸引力?一款游戏能带来这般丰厚利润?

直到他亲自购买体验后终于明白:游戏与普通娱乐截然不同,游戏令人沉迷,而娱乐只是消遣。

这台机器售价高达三百港币,却物超所值。

若要赚取如此惊人的利润,其成本究竟能有多低?

他毫不犹豫地拆开了游戏机,发现内部仅有一块小型电路板和少量电子元件,再无其他。

经过专业分析后,结论是成本绝不超过三十港币。

这意味着林朝羽以成本的十倍价格出售?

包玉刚沉默了,李福兆等人同样面露震撼。

何谓高附加值产品?这便是答案。

成本仅二三十港币,却敢定价三百港币,日本售价甚至更高。

短短一个月,这款小玩意就创造了巨额利润。

然而,当初林朝羽寻求资金合作,真是为了这个项目吗?

李福兆思索道:“恐怕不是。

若仅靠游戏产业,林会长一人足以应对,何必需要庞大资金?更可能在股市或期货市场运作。

唯有这些领域,才能在两三年内实现资金翻倍。

游戏利润虽高,但规模有限,难以支撑几十亿的项目。”

包玉刚赞同道:“确实,游戏产业可能性不大。

但这利润实在诱人,看得人眼红。”

董浩云笑道:“谁不羡慕?成立仅三个月的公司竟有如此业绩,简直是奇迹。

林会长真乃奇才,我们望尘莫及。

老包,你与他合作众多,未来成就必定远超我们。”

包玉刚叹道:“别提未来,眼下我已焦头烂额。

汇丰、青山、大陆银行的贷款压得我喘不过气,稍有松懈,债主恐怕就要登门催债了……”

先苦后甜!以后你就能躺着数钱了!

这本是句玩笑话。

包玉刚的神情却骤然严肃:诸位切莫这样说。

虽然我与林会长的合作比各位更紧密,但要是我只会依赖林先生,你们觉得林先生日后会如何看我?我包玉刚虽无多大野心,但这点骨气还是有的。

即便那些新产业比我的老本行更赚钱,我也绝不做条咸鱼,定要提升自身实力。

不说把航运做到世界第一,至少要让全球物流离了我包玉刚就转不动。

老董,往后我可要跟你好好较量,你要是不上进,我就吞了你的生意。

在座各位也别安于现状,难道没发现我们与林会长的差距越拉越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