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千里共婵娟(2/2)
信上写满牵挂。
林心萍说要把妈妈的故事写进新书里,名字就叫《绣娘》。
她还寄来一笔钱,让妈妈买些好丝线。
苏琴摩挲着照片上外孙的小脸,突然有了主意。
她找来一块上好的白缎,比着照片绣双胞胎的小像。
王奶奶见了,贡献出压箱底的五彩丝线,
用这个绣,孩子的脸蛋才透亮。
刺绣班学员们都来帮忙。
会画图的描样,手巧的绣头发,连小宝都负责理线团。一针一线里,都是对远方孩子的思念。
转眼到了非遗文化节。
市里举办展览,专门给秀英刺绣班设了展区。
苏琴绣的《安宁图》挂在正中央,一对胖娃娃笑呵呵地牵手,眼睛亮得像黑葡萄。
开展那天,王奶奶特意穿上崭新的蓝布衫。
记者来采访,老人对着话筒声音洪亮:
手艺不是藏起来的!要传,要教,要让小娃娃都学!
观众里有个特殊来宾,据说是省工艺美院的教授。
他对着《安宁图》端详许久,突然问,
能不能把这幅绣品借给我们教学用?
苏琴还没回答,王奶奶抢先说,借什么借!我让苏老师去你们学校上课!
全场哄笑。
但教授当真了,真的来谈兼职授课的事。
苏琴慌得直摆手,我哪能教大学生...
怎么不能!
王奶奶叉着腰,
你比我强!我只会做,你会教!
最后谈妥,每月去上两次课。
消息传回街道,老邻居们都来道喜。
连菜市场卖菜的老张都多塞给她一把葱,
苏教授,以后买菜给您打折!
……
中秋前夕,苏琴收到个硕大的包裹。
拆开一看,是女儿寄的月饼。
中秋夜,刺绣班在院子摆长桌过节。
三十多个学员带着自家拿手菜,桂花香混着饭菜香。
吴阿姨特意拿来鸳鸯被面,
苏老师,您看我绣成了!
月光下,苏琴被学员们围着敬酒。
微醺时,她望着天上圆月,忽然想起老母亲说过的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此刻,她觉得自己是圆满的。
手艺传下去了,善意生根了,远方的女儿也安好。
她悄悄离席,再次给女儿写简短家书:
月饼甜,妈一切都好。勿念,安心写作。另:王奶奶说,等安儿宁儿长大回来,教他们绣月亮。
信写完,月亮正升到中天。
月光洒满小院,洒在说笑的人群里,洒在那幅未完成的《千里共婵娟》绣品上。
苏琴想,下次课,就教这个图样吧。
让每个学员都绣一轮明月,挂在天涯海角的人都能看见。
而此时,千里之外的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