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遗诏风波(2/2)
此刻,若她拿出空白诏书,伪造一份云昭命她辅政或明确安排她未来的旨意,或许能暂时逼退蒲忌植。但,然后呢?在根基未稳、新帝犹疑的情况下,强行拿出这样一份“遗诏”,只会坐实她“蛊惑先帝、干涉朝政”的罪名,引来更疯狂的反扑,甚至可能牵连云承睿。
不能硬碰硬。
电光火石间,苏璃已做出决断。她深吸一口气,在蒲忌植等人志在必得的目光中,缓缓抬起头,脸上不见惊慌,只有一种深切的悲痛与一种奇异的平静。
她没有看蒲忌植,而是将目光投向灵柩,声音清晰,带着一丝哽咽,却传遍了寂静的大殿:
“蒲太尉所言……祖制、礼法,臣妾不敢妄议。”她先示弱,承认对方的理论依据,“先帝待臣妾恩重如山,若能追随先帝于地下,亦是臣妾的福分……”
此话一出,云承睿猛地看向她,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痛苦。蒲忌植等人则微微颔首,以为她已认命。
然而,苏璃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凛然之气:“然,先帝在世时,常以仁德训诫后宫与臣工,曾多次言及,厌恶人殉之制,视之为陋习!陛下(指云承睿)乃先帝亲子,秉承先帝遗志,若行此先帝所恶之事,岂非陷陛下于不孝?令先帝在天之灵不安?”
她将问题从“祖制”巧妙引向了“孝道”和“先帝个人意志”,这是蒲忌植无法反驳的。
“再者,”苏璃继续道,目光扫过那些逼她赴死的大臣,“为大周祈福,在于政通人和,在于国泰民安!岂在于徒然伤生?若臣妾等卑微之身,能以余生青灯古佛,日日为陛下、为大周诵经祈福,祈求国运昌隆,岂不胜于无益之死,更能彰显陛下仁德,告慰先帝?”
她从袖中取出那份空白的、盖着玉玺的诏书,紧紧握在手中,并未展开,只是将其示于众人眼前(只露背面玉玺印),朗声道:
“此乃先帝私下赐予臣妾之手谕!嘱臣妾……为国祈福!”她刻意模糊内容,但“先帝手谕”和那清晰的玉玺印记,具有无比的震慑力。
“先帝早有安排!尔等逼死臣妾事小,若违背先帝最后心意,尔等担待得起吗?!”她最后一句,声色俱厉,目光直刺蒲忌植。
一瞬间,大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蒲忌植死死盯着苏璃手中那明黄卷轴和鲜红印玺,脸色变幻不定。他无法确定那诏书里到底写了什么!若是强行殉葬,万一诏书内容是维护苏璃的,那他便是公然抗旨!在新帝登基之初,他不敢冒这个险。
云承睿见状,立刻抓住机会,用带着哭腔却坚定的声音道:“苏才人所言有理!殉葬之事,有违父皇仁德之心!朕……朕决意,所有未育妃嫔,皆入感恩寺出家,为父皇、为大周祈福!”
皇帝的决断,加上那份神秘的先帝手谕,暂时压下了殉葬之议。
蒲忌植深吸一口气,知道今日已无法除去苏璃,只得阴沉着脸,带领众臣叩首:“臣……遵旨。”
风波暂息。苏璃握着那份空白的诏书,手心已被冷汗浸湿。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蒲忌植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而感恩寺,将是她的下一个战场。
>国丧期满,新帝登基,诏告天下改元**承熙**,寓意承继先帝遗志,开启光明之治。
**章尾:**灵前逼殉风波恶,凤持空旨退群臣。梵钟未响杀机隐,暂入空门避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