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帝心渐转(2/2)
他脑海中蓦地跳出这三个字。这满宫粉黛,争奇斗艳,或娇憨,或柔媚,或端庄,却无一人能如她那般,懂得他作为帝王的雄心与困顿,也懂得他褪下龙袍后,作为一个普通男子的脆弱与渴望。她是他棋盘上唯一能跟上他思路,甚至偶尔能让他警醒的对手,亦是这孤高九重天上,唯一曾让他感到灵魂有所依归的知音。
夜色渐浓,宫灯次第亮起,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
“德顺。”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一直静候在阴影里的老内侍立刻趋步上前,躬身道:“老奴在。”
“钦天监近日可呈报了什么吉日?”他目光依旧投向宫墙之外,那片被沉沉夜色笼罩的方向,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朕……想去感恩寺上香,为国祈福,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他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无可指摘。
德顺心领神会,头垂得更低,声音也压得极轻,确保只有近前的皇帝能听见:“回陛下,钦天监昨日刚呈了本月吉凶表。三日后,六月初八,便是大吉之日,天德合,月德合,宜祈福、斋醮、出行。”
“嗯。”云承睿淡淡应了一声,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去安排吧。轻车简从,仪仗减半,不必声张。尤其是……”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德顺,“不必让前朝那些老大人,特别是御史台的人,知道得太清楚。朕不想一次清净的礼佛,也被解读出诸多意味。”
“老奴明白。”德顺应道,心中已然有数。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祈福,而是一次秘而不宣的探寻,一次帝王心事的隐秘投射。
接下来的两日,云承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批阅奏章时,朱笔的笔尖会久久悬停在纸面上,留下一个逐渐晕开的红点,直到德顺低声提醒,他才恍然回神。用膳时,银箸提起,也会忽然愣住,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
一种复杂难言的心绪缠绕着他。他既期待那场即将到来的、精心策划的“偶遇”,想象着在梵音檀香中再次见到那双清冽眼眸的场景;又有些近乡情怯的惶惑与不安。三年光阴,青灯古佛,她是否容颜更改?心性是否依然?他想亲口问她,当年先帝灵前,紧握圣旨却最终松手,是否真的身不由己?想问她,这三年在感恩寺的晨钟暮鼓里,可曾有一刻如他这般,被往事的丝线缠绕,想起过紫宸殿的墨香,想起过太液池的荷风?更想问她,若他如今有能力披荆斩棘,接她离开那清寂之地,她可还愿意……回到这波谲云诡的深宫,辅佐于他,与他并肩再看这万里江山?
这种种的疑问、期盼、以及一丝被压抑的怨,让他坐立难安,帝王应有的沉稳几乎难以维持。他甚至亲自召见了侍卫统领,细细过问了此次出行的护卫安排,从路线到布防,确保万无一失,滴水不漏。可另一方面,他又矛盾地希望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最好能如同一阵无声的风,掠过宫墙,不引起任何波澜。
一场看似寻常的皇家祈福,在皇帝隐秘而炽热的期盼、以及近乎苛刻的精心布置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与此同时,感恩寺禅院深处,一盏孤灯下。苏璃手持银剪,轻轻剪去灯花,室内光线跳跃了一下,映亮她沉静的侧脸。小棋子最新传来的密报只有寥寥几字,却重若千钧:“銮驾初八至。”
她放下银剪,走到窗边,望向漆黑无星的夜空,指尖无意识地捻动着腕间冰凉的佛珠。山雨欲来风满楼。她,也已默默准备好了。
**章尾:**朝堂憋闷忆知音,暗敕銮驾向梵林。帝心已动凤将返,只待寺门重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