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帝心独断(1/2)
**章引:**漕运积弊困龙心,疏浚新策起风云。帝破重阻定乾坤,运河滔滔证君威。
**内容:**
承熙六年的雨季来得格外早,连绵的暴雨导致黄河下游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涌入南北漕运命脉——大运河。山东至河北段河道淤塞严重,数百艘漕船搁浅,南北物资运输几近断绝。消息传回神都,朝野震动。
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的集中爆发。多年来,负责运河疏浚的工部河渠司与地方官员、承包工程的豪强勾结,贪墨工程款项,敷衍塞责,导致河道疏浚不力,抗灾能力脆弱。如今漕运中断,不仅影响京师物资供应,更威胁到北方边军的粮饷补给。
紫宸殿内,气氛凝重。云承睿面色铁青,看着工部呈上的奏章——依旧是老生常谈,请求紧急拨款,征调民夫十万,进行“大规模疏浚”。
“陛下,”蒲忌植率先出列,语气沉稳,“漕运乃国之命脉,刻不容缓。老臣以为,当立即准工部所奏,拨付钱粮,征调民夫,尽快疏通河道,以解燃眉之急。”
他身后一众官员纷纷附和,看似忧国忧民,实则许多人背后与河工利益链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旧例,这又是一次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机会。
云承睿心中冷笑,他早已不是那个对政务一知半解、容易被蒙蔽的新君。在苏璃的潜移默化下,他对这些积弊洞若观火。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将作监少监(由云承睿提拔的技术官员)赵铭。
“赵卿,你有何看法?”
赵铭出列,躬身道:“陛下,臣近日勘察河道淤塞情况,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关键河段多年未彻底清淤,河床抬高,加之今岁雨大水急,故而成灾。若依旧法,征调民夫,广撒网式疏浚,不仅耗费巨大,时日持久,且难以针对要害,恐事倍功半。”
“哦?”云承睿挑眉,“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臣以为,当采用**重点疏浚与机械清淤相结合**之新法。”赵铭显然有备而来,“集中人力物力,优先疏通几处最关键的梗阻河段。同时,启用将作监改良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基于苏璃早期提供的流体力学和机械原理概念,由将作监秘密研制),此船效率十倍于人工,可深入河道中央作业,能彻底清除深层淤泥。”
此言一出,工部尚书立刻反驳:“陛下,不可!赵少监所言新法,闻所未闻!那挖泥船更是奇技淫巧,是否可靠尚未可知!漕运事关重大,岂能儿戏?还是沿用祖制,征调民夫,最为稳妥!”
“祖制?稳妥?”云承睿声音冷了下来,“就是这‘稳妥’的祖制,让运河年年小修,年年出事!就是这‘稳妥’,养肥了一群蛀虫,却让朝廷年年投入巨资,不见成效!如今漕运断绝,你们还敢跟朕谈稳妥?!”
他积压的怒火终于爆发,声震殿宇。众臣噤若寒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