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工惊雷(2/2)
千钧一发之际,云琮抓起望远镜急喊:“引线湿了!快取沙土掩埋!”
苏璃立即下令:“所有人退后!用湿毡盖雷!”
当匠官冒着浓烟抢出哑雷时,云承睿才发现皇后不知何时已走到最前沿,玄色斗篷沾满尘土。她检查过哑雷的受潮引线,转身时目光灼灼:“诸公看见了吗?天工之威可御敌,亦可伤己。”
她解下凤印旁的锦囊,取出云昭遗留的火药改良笔记:“从今日起,震天雷作坊分设三处,药方分三段保管。凡泄露者——”她扫过在场众人,“以叛国论处。”
暮色四合时,苏璃独自留在狼藉的试验场。她蹲身拾起片灼黑的铁片,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
“朕记得...”云承睿与她并肩而立,“父皇晚年看着你造的热气球,曾说有此利器,可保边境十年太平。”
苏璃将铁片埋入土中,如同埋葬一个时代:“先帝要的从来不是杀器,是止戈。”
远处传来云琮清脆的歌声,小太子正在教羽林卫唱新编的《破阵乐》。歌词里唱着“金戈铁马少年行”,调子却是苏璃幼时听过的民间小调。
三日后,兵部呈上《火器营建制疏》。与此同时,云琮设计的“预警铜管”被装在各处作坊——那是用传声筒原理打造的简易警报器。
当第一支火器营开赴边关那夜,苏璃在奏章上批下: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
【本章彩蛋】
1.震天雷原型为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早期火药武器
2.云琮的“预警铜管”参考了古希腊的传声管技术
3.分三段保管火药配方源于明代兵工厂管理制度
4.文中所提《破阵乐》在唐高宗时期确实经过改编
5.呼应前文云昭晚年突厥进犯时苏璃已运用火药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