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昭璃天下 > 第113章 君王懈怠

第113章 君王懈怠(1/2)

目录

霜降这日,含元殿的晨钟沉闷地响到第三遍,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蟠龙金椅依然空着。鎏金殿柱旁侍立的宫人们垂首屏息,连衣料摩擦声都几不可闻。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丹陛之上那道垂落的珠帘。

珠帘后端坐的身影纹丝不动,只有苏璃清冷的声音穿透玉珠碰撞的细响:“程尚书。”

户部尚书程砚清应声出列,花白的须发在晨光中微颤。他咽了咽唾沫,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忐忑:“回禀陛下、娘娘,陛下昨夜……携新选秀女往骊山温泉宫游猎,今晨……今晨未能赶回。”

这话如同冰水溅入油锅,殿内顿时响起压抑的骚动。几位三朝元老交换着忧心忡忡的眼神,而新晋的几位年轻官员则低头掩饰唇角暧昧的笑意——谁不知道上月选秀,陛下特意点了江南织造之女柳氏,那女子眉眼间颇有几分当年皇后的风韵。

“今日先议漕粮改海运之事。”苏璃的声音透过珠帘,平静得听不出波澜,“程尚书,将这三年的河运损耗与海运预估的核算账簿呈上来。”

当夕阳西斜,在含元殿地面投下长长的窗格影子时,凤仪宫的书案已堆起两尺高的奏章。苏璃揉着发胀的腕骨,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侍立的女官小声提醒:“娘娘,戌时三刻了,该传膳了……”

“再取两盏烛火来。”她打断道,朱笔在关于突厥轻骑扰边的急报上顿了顿,“传兵部侍郎。”

烛芯噼啪炸开一朵灯花时,云琮抱着件银狐裘悄悄进来。十五岁的少年身形抽条,已有了储君的挺拔姿态。他看着母亲映在窗纸上的侧影,那些在舌尖盘旋的话又咽了回去——今日太傅授课时,特意讲了周宣王中年懈怠而致朝纲松弛的典故。

“母后……”他最终只是将狐裘轻轻披在苏璃肩上,“儿臣已温完《贞观政要》,可否帮母后分忧?替您誊写些札记?”

苏璃抬眼看向长子。少年眉眼间已隐约有了云昭当年的锐利,此刻却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忧虑。她目光柔和下来,伸手替他理了理微皱的衣领:“去吧,明日你还要随朝听政。这些琐事有女官处置。”

待云琮离去,她望着摇曳的烛火出神。想起去年此时,云承睿尚能与她讨论漕运改制到深夜,为某个漕丁安置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从何时起,他开始抱怨朝务繁琐,开始念叨“有皇后在,朕可高枕无忧”?是去岁秋猎后?还是今春柳氏入宫后?

五更鸡鸣时,她终于合上最后一份关于淮南水患的奏报。起身时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紫檀木书案。案角放着云昭当年手批的《河防通议》,书页已经泛黄,批注的朱砂却依旧鲜明。

**“治水如治国,堵不如疏。”**

她指尖抚过那熟悉的字迹,闭目定了定神。

五日后,皇帝仪仗浩浩荡荡回銮。云承睿带着山野的清新气息踏入凤仪宫,献宝似的捧出个紫檀锦盒:“皇后你看,这是在骊山猎得的白狐皮,朕特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