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昭璃天下 > 第204章 改元凤翔

第204章 改元凤翔(1/2)

目录

山呼万岁的声浪尚未在太极殿前完全平息,新朝的第一缕政令之风已然吹起。苏璃手持传国玉玺,并未急于享受那至高权力带来的眩晕感,而是立刻转身,回到了尚残留着旧帝气息的紫宸殿。对她而言,权力的更迭并非终点,而是践行理念、重塑河山的起点。

殿内,新的内阁重臣与礼部官员早已垂手恭立,等待着新帝的第一道旨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激动、忐忑与历史参与感的特殊气氛。

苏璃端坐于御座之上,那方刚刚承接的玉玺就放在手边。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宣旨。”

内侍监躬身应诺,展开第一道早已拟好的明黄诏书,朗声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统御万方,恩泽所及,岂分亲疏?原皇帝云珏,朕之亲子,秉性仁孝,谦冲自牧。为固国本,全孝道,特颁殊恩:晋封云珏为**镇国安宁王**,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享双亲王俸,见君不参,奉诏不拜。望其安享尊荣,永镇国邦,安乐长宁。钦此——”

这道旨意一出,殿内微微泛起一阵波澜,随即又迅速平息,化作更深沉的敬畏。

“镇国安宁王”!封号中既有“镇国”之尊,又有“安乐长宁”之期,可谓用心良苦。更厉害的是“世袭罔替”与“丹书铁券”!这几乎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保障与荣耀,意味着只要大周国祚不绝,云珏及其子孙便可永享富贵平安,不受朝堂风波牵连。“见君不参,奉诏不拜”更是极大的优待,保全了云珏作为“前帝”和“皇子”的最后体面。

这道旨意,清晰地传递出几个信息:新帝对亲子并非无情,而是给予了最优厚的安置;新朝并非建立在对前朝的彻底否定之上,而是平稳过渡;同时,这也是做给所有旧臣看的——只要安分守己,新帝并非不能容人。

旨意迅速传出宫外,送到了已迁居原安宁王府(现更名为镇国安宁王府)的云珏手中。他捧着那道诏书,看着“丹书铁券”那四个沉甸甸的字,眼眶再次湿润。他知道,这是母亲能给他的、最好的护身符。她不仅兑现了让他“安然”的承诺,更给了他“尊荣”。他屏退左右,朝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地、心悦诚服地行了一个大礼。

就在朝野还在消化这第一道充满人情味与政治智慧的旨意时,内侍监已经展开了第二道诏书。这道诏书的内容,远比第一道更具颠覆性,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必将激起千层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观古察今,才德非独钟于男子,巾帼亦多不让须眉。昔有平阳建娘子军以定鼎,今有……(此处略去具体人名,可模糊表述为‘诸多贤淑’)佐政而安邦。为广开才路,唯才是举,使野无遗贤,国得栋梁,特旨:自明年春始,**开女子科考**!”

“女子科考”四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紫宸殿,也即将炸响在整个天下!

“……女子科考,分乡试、会试、殿试,与男子科考同制、同榜!成绩优异者,授官任职,量才录用,与男子官员同秩同俸!各州府县,当速立女学,延师授课,不得有误!此乃为国取材之大道,敢有阻挠、非议者,以抗旨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整个紫宸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不少官员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尽管之前已有风声,太后(如今是女帝)有意提高女子地位,但谁都没想到,她的第一把火,竟然烧得如此猛烈,直接撼动了延续千百年的选官制度之基!

女子读书识字,在一些开明之家尚可接受,但女子与男子同场竞技,考取功名,甚至登堂入室,成为官员?这简直是……简直是颠覆伦常,闻所未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