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啥是更年期(2/2)
一句话,把三兄妹噎得半天没吭声。
围观的邻居忍不住拍手叫好,院子里议论声此起彼伏。
“嫂子这话说到心坎里去了。”
“唉,你们仨啊,还是少惦记你妈的钱吧,别丢人现眼。”
“老太太这回是真翻身了。”
宋之叙、宋之垣、宋之瑶三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被骂得没脸继续待下去,灰头土脸地走了。
新房钥匙在手里转了几圈,沈若棠心里越瞧越舒坦。
搬家的日子挑在初五,图个“出五入六”的好彩头。她没跟那三个白眼狼商量,自己请了个板车,花了五毛钱雇了俩小伙子,把家里能用的桌椅板凳全拉到新房去。
家属院那边的邻居们一听消息,都忍不住追出来围观。
“哎哟,沈嫂子这是要分开住啦?”
“看这架势,是真想开了。”
“这下可自在了,甭管孩子们闹腾啥,门一关就是自个儿的清净地。”
到了傍晚,几个邻居提着瓜果过来,算是给她“暖屋”。
“嫂子,你这新房子真不错,比老屋宽敞多了。”
“可不是嘛,一个人住正好,不用给孩子们端茶倒水。”
“嫂子,你以后日子就该这么过,自己疼自己。”
说着说着,就有人提起了正事。
“我看你手脚利索,又会过日子,要不在家门口摆个摊子?你手艺好,做点馒头包子卖,肯定有人买。”
“对啊,现在大家下了班都爱买点吃食带回家,比自己做省事。”
“嫂子,你要是开张,咱第一个来捧场。”
沈若棠听着,心里慢慢亮了。
上辈子她光顾着孩子们,从没想过自己能干点啥。可这一世,她已经看透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她抿一口邻居送来的茶水,目光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新床,新桌子,新生活。
“摆摊是个门路。”她暗暗在心里点头,“等手头收拾妥当,就开始准备。”
外头天色渐暗,镇上的灯火一盏一盏亮起来。
沈若棠靠在椅子上,第一次觉得心里这么安稳。
沈若棠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了门,手里只拿了个布兜,装着几毛零钱。
一到街口,油条摊子最显眼。
铁锅里冒着滚滚热油,摊主甩面团的手法娴熟,“嗖”地一下,面团落进油锅里,立刻“滋啦”一声炸开,金黄的油条翻滚着鼓泡。
香气冲天,队伍已经排了七八个人。
“来两根油条!”
“给我配碗豆浆——”
沈若棠在人群里看了两眼。
那摊主媳妇嘴巴利索,收钱找钱一气呵成。
一根油条两分钱,一碗豆浆三分钱,这一早上卖下来,不说能挣多少,至少比她在家白白耗着强。
往前走几步,是卖凉粉的。大瓷碗里舀出来的凉粉切得透亮,淋上一勺辣椒油,再撒点葱花,光是看着就叫人流口水。
再旁边,包子摊更是热闹。蒸笼一层层叠高,热气氤氲。摊主揭开盖子的一瞬间,香味扑面而来。
“肉包子一个三分钱,素包子一个两分钱——”
“给我来四个!”
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凑在一起,蹲在路边狼吞虎咽。
沈若棠心里暗暗盘算:这卖包子的买卖,投入不算大,就是得起早,揉面和包馅都得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