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37章 李艺谋反

第37章 李艺谋反(2/2)

目录

……

钟声一响,王府东跨院顷刻间灯火通明。王玉瑱也猛地睁开眼,慕荷正紧张的望着他,宛如受惊的兔子般。

“春桃!晚杏!你们进来陪着楚娘子,我去东跨院看看发生什么了。”

“别怕慕荷,在这等我,夫君马上就回来。”

慕荷赶紧起身伺候王玉瑱穿衣。

不一会,内侍来到王府,敲响门环。门房赶紧带着内侍去东跨院见王珪。

“陛下有旨,宣谏议大夫王珪即刻入宫,王大人快和咱家走吧,十万火急!”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带路!”王珪沉声呵斥着小太监。

……

内侍引着王珪几乎是小跑着穿过冰冷的宫阶,直入两仪殿侧殿。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皇帝李世民负手站在巨大的山河舆图前,身影被烛光拉得悠长而紧绷。房玄龄、杜如晦早已抵达,正低声急速交谈,长孙无忌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的某一处。就连一身煞气的尉迟敬德也已披甲而至,抱臂立于一旁,如同一尊随时准备扑出的铁塔。

王珪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躬身行礼:“臣王珪,奉诏参见陛下。”

李世民蓦然转身,脸上并无太多表情,但眼中那簇冰冷的火焰却显示出他内心的汹涌。他直接将那份来自泾州的急报递给王珪:“叔玠,你来了。看看这个。”

王珪双手接过绢帛,就着明亮的烛光迅速浏览。越是看去,他的眉毛蹙得越紧,待到看完,他缓缓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沉痛,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老臣的冷静分析。

“李艺……竟猖狂至此!”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痛心,“泾州乃长安西北门户,此地一失,豳、岐诸州震动,关中为之不安。陛下,此獠绝非疥癣之疾,乃心腹之患也!”

“朕召诸卿来,便是要剜除这个毒瘤!”李世民声音斩钉截铁,他指向地图上的泾州。

“贼势初起,根基未稳,看似猖獗,实则心虚!其所恃者,无非是麾下那些原属薛举父子的旧部骁骑,以及泾州城垣之利。然其骤然发难,人心未附,更失大义名分!朕欲以雷霆之势击之,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立即接口:“陛下圣明。兵贵神速,当在其未能与周边宵小勾连、稳固地盘之前,以泰山压顶之势,迅疾扑灭,方可最小代价,安定人心。”

杜如晦补充道:“然亦不可轻敌。李艺勇悍,其麾下陇西骑兵颇为了得。须遣一威望素着、能征惯战之大将,统率精锐,方可万无一失。”

众臣目光下意识地瞥向一旁跃跃欲试的尉迟敬德。

王珪却沉吟片刻,上前一步,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老成谋国的审慎:“陛下,诸公所言极是,雷霆一击确有必要。然臣尚有一虑。”

李世民目光转向他:“讲。”

“李艺造反,旗号乃是‘清君侧’。”王珪缓缓道,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重臣,“此虽为拙劣借口,然天下初定,人心思安亦思动,不乏有观望之徒。故军事征讨为其一,政治攻心亦不可缺。陛下当立即明发诏谕,公告天下,揭露李艺背恩忘义、欺君罔上之罪,夺其大义名分,使天下皆知此乃独夫叛逆,非朝廷失德。如此,可绝四方潜在不轨者之念想,亦可动摇叛军内部人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且,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骤然兴兵,关中粮秣调度须得即刻安排,确保大军供给无虞,方能令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全力破敌。”

李世民听罢,眼中寒光稍敛,露出一丝赞许之色。他重重一拍舆图:“善!叔玠老成谋国,思虑周详!玄龄、克明统筹兵马调遣、将领人选;无忌即刻草拟讨逆诏书,明发天下;叔玠,粮草转运、后方安定之事,你来督办!”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无比,扫视着眼前他最核心的班底,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朕要让天下人看看,叛朕者,是何下场!也要让李艺明白,他的项上人头,朕预定了!”

殿内众人凛然领命,空气仿佛在这一刻被点燃。一场针对叛乱的军事与政治的双重风暴,在这深宫夜殿之中,已然策划完毕,只待席卷而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