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70章 合研折扇

第70章 合研折扇(2/2)

目录

两个身份迥异却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这大唐的夜色中,因一把小小的折扇,又将彼此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能有此挚友同行,王玉瑱觉得,心中的底气似乎又足了几分。

两人在书房中对着一堆竹片绢纱钻研折扇,直至深夜,才因实在抵挡不住困意,各自歇下。

王玉瑱回到正房,怕惊扰已睡熟的楚慕荷,动作放得极轻;宴清则被引至收拾整洁的客房,虽陈设简单,却也比县衙宿舍舒适许多。

翌日,天光早已大亮,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入室内,才将沉睡中的二人唤醒。

王玉瑱在自己房中,由侍女晚杏伺候着洗漱、更衣。

他一边伸展着有些酸涩的筋骨,一边听着晚杏回禀,说少夫人早已起身,见二位郎君昨夜歇得晚,特意吩咐了不许打扰。

宴清那边,楚慕荷也考虑周到,派了自己身边一个稳妥的侍女过去伺候梳洗,既全了礼数,也不至于让客人觉得被怠慢。

两人的早膳一直由小厨房温着。

前几日告假的厨娘也已回来当值,王玉瑱院子里的小厨房终于不再是摆设,重新飘起了诱人的烟火气。

早餐是清粥小菜,配着新蒸的桂花糕和几样精致面点,简单却可口。

饭桌上,两人都还有些宿醉未醒般的慵懒,但精神尚好。

宴清放下粥碗,对王玉瑱道:“玉瑱兄,我既已入京,总需有个落脚之处。弘文馆虽有学舍,但终究人多眼杂,我想着,还是在附近租赁一处清净小院更为便宜。”

王玉瑱闻言,心下了然。

以宴清的性子,是绝不可能接受自己赠予宅院,或是长久借住在王府的。他若强留,反而不美。

于是便从善如流地点头:“祈风兄考虑得是。弘文馆周边我倒是熟悉,待会儿我陪你一同去寻摸寻摸,看看有无合适的院落。长安居大不易,有熟人引路,总能少吃些亏。”

宴清知他是好意,也不推辞,笑道:“如此,便有劳玉瑱兄了。”

用罢早饭,王玉瑱想着宴清既来家中,于情于理都该拜见一下家主。

他便领着宴清先去王珪的书房,却听值守的仆役说,家主一大清早便出门访友去了,似乎是为了昨日陛下赏赐之后,一些必要的走动与应酬。

王珪既不在,王玉瑱便转而带着宴清去拜见长兄王崇基。

在王家,王崇基身为嫡长子,地位尊崇,素有威信,素有“长兄如父”之风范,由他代为接待重要客人,亦是合情合理。

王崇基正在自己院中的书房处理一些家族庶务,听闻弟弟引着昨日提及的宴清前来拜见,便放下了手中的账册。

他见宴清虽衣着朴素,但气度从容,举止有礼,眼神清正,心中便先有了三分好感。

王玉瑱为双方引见后,宴清执晚辈礼,恭敬道:“晚生宴清,字祈风,见过王大郎君。冒昧打扰,还望郎君海涵。”

王崇基温和地请他起身,赐座看茶,询问了几句他入京的行程、兴平赈灾的后续以及对弘文馆的期许。

宴清皆一一从容作答,言辞恳切,不卑不亢,既表现了对王崇基的尊重,也展现了自己的见识与抱负。

王崇基见他谈吐不俗,心中赞赏,又知他是弟弟的挚友,便也多嘱咐了几句在京中需注意的事项,若有难处可来王府寻助等语,态度颇为亲切。

略坐片刻,王玉瑱见礼数已到,便起身告辞,言明要陪宴清去寻租院落。

王崇基点头应允,亲自将二人送至院门口,看着他们并肩离去的背影,心中暗道:二郎能交得如此良友,倒是他的运道。此子非池中之物,将来或可成为二郎一大助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