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宫廷宴席(四)(2/2)
王玉瑱不敢怠慢,疾步上前,执晚辈礼深深一揖。
李世民见孔颖达竟愿亲自为王玉瑱执笔,龙颜大悦,当即抚掌笑道:“好!有此佳话,今日之宴更添风采!来人,为孔祭酒备上笔墨!”
王玉瑱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将王维的诗借用一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当王玉瑱那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由孔颖达苍劲的笔触誊写完毕,内侍高声吟诵而出时,整座太极殿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那诗句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字字珠玑,气象万千,将大唐的庄严与帝国的恢弘渲染得淋漓尽致。
片刻的沉寂之后,李世民率先击案而起,朗声大喝:“好!好一个‘万国衣冠拜冕旒’!此句道尽我大唐气象!”
圣心一悦,满殿文武也随之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赞叹之声顷刻如潮水般涌起。
众人看向王玉瑱的目光彻底不同。
此前或许还存有几分对“酒谪仙”之名的疑虑,此刻已尽数化为心折。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写出这般格局宏大、对仗工稳、意蕴非凡的七律,非旷世之才不可为。
长孙皇后静坐于御座之侧,望向殿中那道卓然不群的身影,眼中欣赏之意愈浓。此子不仅容貌俊逸,才情更是惊艳至此。
她心中不由泛起一丝罕见的惋惜:如此如玉君子、栋梁之材,可惜自己膝下已无适龄待嫁的公主,否则,定要将他招为驸马,牢牢系于皇室才是。
诗作既成,满堂皆惊。李世民圣心大悦,抚掌再三,这除夕夜宴也在这等绝世诗篇中达到了真正的顶峰,渐近尾声。
孔颖达爱不释手地捧着那墨迹未干的诗帖,正欲小心翼翼地卷起收归己有,却听御座之上传来一声带着笑意的阻拦:
“孔卿且慢!”
李世民目光灼灼,直盯着那幅诗帖,语气虽是商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此等佳作,当置于案头,时时品鉴。且先留在宫中让朕欣赏几日,细细揣摩其中气象,过些时日,朕定然派人完好无损地送回贵府。”
孔颖达手捧诗帖,一时递出不是,收回更不是,只得面露苦笑,躬身领命。他心下雪亮,陛下这“借阅”几日,只怕是遥遥无期了。
殿内众臣哪个不是人精?见此情景,皆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神。
那首诗,气象万千,深得帝心,一旦入了这大内深宫,如同明珠投暗……不,是如同龙归大海,哪里还有重回孔府书斋的道理?这“八成回不去了”的共识,在无声的眼波流转间已传递了整个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