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破茧成蝶,他的坦诚与她的加冕(1/2)
《视界》杂志社的摄影棚,灯光炽亮,空气里弥漫着专业而略带紧张的气息。温念初已经完成了单人部分的拍摄和访谈,状态极佳。她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坐在高脚凳上,身后是巨幅的《新生》系列作品投影,整个人在镜头前散发着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沉静力量。
现在,轮到沈聿怀。
当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从容地走进拍摄区域,在温念初身边的另一张高脚凳上坐下时,整个摄影棚仿佛安静了一瞬。他的气质太过独特,冷峻、清贵,带着学者特有的沉静,与时尚杂志的氛围形成微妙的反差,却又奇异地和谐。
主编陈深亲自担任访谈主持。他经验老到,没有一上来就切入敏感话题,而是从沈聿怀的专业领域开始。
“沈博士,首先恭喜您的研究工作重回正轨。我们了解到,您主导的‘双向脱敏’研究在经历风波后,反而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认可。您如何看待这段经历对您学术方向的影响?”
沈聿怀调整了一下话筒的位置,目光平静地看向镜头,声音沉稳:“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和对人类的助益。风波本身是不幸的,但它像一块试金石,验证了研究的扎实基础。它让我更坚定地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经得起任何考验。未来的研究,我们会更注重伦理框架的构建和成果的普惠性。”
他的回答专业、严谨,滴水不漏。
陈深点点头,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我们都知道,您和温老师的故事,与这项研究有着深刻的交织。在外界看来,这几乎是一个现实版的‘互为药引’的奇迹。您能否从专业角度,以及……个人角度,谈谈这种‘双向治愈’?”
这个问题,终于触及了核心。
所有镜头都聚焦在沈聿怀脸上。温念初也微微侧头,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鼓励。
沈聿怀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了几秒,目光从镜头移开,落在了身边的温念初身上。那一刻,他周身冷峻的线条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柔和了。
“从专业角度,”他重新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几分,却更加清晰,“‘双向脱敏’在某些特定创伤后情境下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但我想强调的是,任何治疗方案,其核心都在于‘人’本身。是温念初女士自身的勇气、坚韧和对生命的热爱,赋予了治疗最大的效能。”
他顿了顿,目光依旧锁在温念初脸上,仿佛整个摄影棚只剩下他们两人。
“而从个人角度……”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沉的情感,“她不是我的‘药引’,她是照亮我灰暗世界的光。”
摄影棚里响起一阵极其轻微的抽气声。
沈聿怀却仿佛浑然不觉,他继续说着,像是在进行一场迟来的、对全世界的宣告:“我曾经生活在一个由理性、数据和绝对边界构筑的堡垒里,排斥一切不可控的靠近。是她,用她的纯粹、她的生命力,一点点凿开了我冰封的外壳。她治愈了我的不能触碰,唤醒了我感知爱与温度的能力。”
他的话语坦诚得近乎赤裸,将他最脆弱、也最真实的改变,摊开在所有人面前。
“人们看到的是我治愈了她的‘无感症’,”他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温念初,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但事实上,是她,用她毫无保留的爱和信任,彻底治愈了我。”
温念初的眼眶瞬间红了,她用力抿住嘴唇,才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她从未听过他如此直接、如此深情地在公开场合,剖白内心。
陈深也被这份坦诚震撼了,他稳了稳心神,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你们对彼此,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想说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