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水浒,猎国之武正 > 第275章 搜打撤

第275章 搜打撤(2/2)

目录

杨志点了点头:“放心!张清虽勇,却也奈何不了我们的埋伏。只要他们进入伏击圈,我们便滚石齐下,箭矢齐发,定能让他们伤亡惨重,不敢贸然追击。”

与此同时,戴宗与李逵护送着柴进登上了旗舰。柴进躺在船舱内的软榻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医官守在一旁,随时照料。李逵站在船舱外,双手握着板斧,警惕地望着四周,生怕出现意外。

“戴院长,你说张清那厮会不会连夜赶路,提前抵达?”李逵沉声道。

戴宗摇了摇头:“张清率领五千兵马,连夜赶路太过疲惫,且夜间视线不佳,容易遭遇埋伏,他断然不会如此冒险。我们只需按计划撤离,便可安全抵达梁山泊。”

午夜时分,大部队正式启航。数十艘船只沿着河道缓缓行驶,船头的火把在夜色中摇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百姓们在船上低声交谈,梁山军将士们则轮流值守,警惕地观察着两岸的动静。宋江与吴用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高唐州城,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城池,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攻破,却因张清的援军,不得不仓促放弃。

次日清晨,朱仝与杨志的伏兵已在官道旁坚守了三个时辰。远处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队人马的身影,旗帜上“张”字赫然醒目,正是张清率领的东昌府援军。

“来了!”杨志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低声道,“传令下去,待他们进入伏击圈,听我号令,再发起进攻!”

张清率领五千兵马,一路疾驰,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张清骑着一匹白马,手持长枪,腰间挂着一袋石子,神色傲然。他得知梁山军攻破高唐州,擒获高廉,心中满是不屑:“一群草寇而已,也敢占据城池,今日便让他们尝尝我飞石的厉害!”

当宋军进入伏击圈时,杨志一声令下:“放!”

山坡上的滚石与原木瞬间滚落,砸向宋军阵中。同时,弓箭手们纷纷放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宋军。宋军猝不及防,阵形瞬间大乱,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不好!有埋伏!”张清心中大惊,连忙下令,“全军后撤!结阵防御!”

宋军将士们连忙后撤,结成防御阵形,抵挡滚石与箭矢。张清手持长枪,舞动得风雨不透,将射来的箭矢尽数挡开。他目光扫过山坡,心中满是怒火:“梁山草寇,竟敢在此设伏!有种的出来与我光明正大较量!”

朱仝与杨志见状,心中暗喜。他们的目的并非击败张清,而是延缓他的进军速度。见宋军已结阵防御,滚石与箭矢的威力大减,朱仝道:“杨将军,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大部队应该已经走远了。我们撤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杨志点了点头:“好!传令下去,全军撤退,前往河道与大部队汇合!”

梁山军将士们听到命令,纷纷撤离山坡,朝着河道方向疾驰而去。张清见状,想要率军追击,却被龚旺拦住:“将军,梁山军诡计多端,恐有后续埋伏。我们还是先整顿兵马,救治伤员,再继续进军为宜。”

张清沉吟片刻,知道龚旺所言有理。他看着梁山军撤离的方向,眼中满是不甘:“哼!梁山草寇,下次再让我遇到,定将你们一网打尽!”

他下令整顿兵马,救治伤员,清点损失。此次伏击,宋军伤亡五百余人,士气受到不小的打击。张清知道,梁山军早已撤离,再追击也无济于事,只能率军进入高唐州城,安抚百姓,同时派人向汴梁禀报情况。

河道上,朱仝与杨志率领的伏兵顺利与大部队汇合。宋江见他们安全返回,心中大喜,下令加快船速,尽快返回梁山泊。

数日之后,梁山军的船队顺利抵达梁山泊。水泊四周的山寨早已接到消息,纷纷出来迎接。宋江率领众将与百姓们登陆,将百姓们妥善安置在各个山寨,伤员则送入寨中休养。

梁山泊的聚义厅内,众将齐聚一堂。宋江看着众人,沉声道:“此次高唐州之行,我们虽救出了柴大官人,擒获了高廉,却也因张清的援军,不得不放弃城池。但我们也并非毫无收获,不仅壮大了队伍,还收纳了蔺仁大哥这样的忠义之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