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临行礼物与她的现场考验(2/2)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多好奇、审视、甚至带着怀疑的目光,继续说道:“至于‘借用’……音乐,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我们使用的电子音效、现代编曲手法,是工具,是颜料,如同几个世纪前,西方交响乐也曾吸收来自东方的元素一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这些‘工具’,画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灵魂的风景。”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扞卫了传统的尊严,又阐明了创新的意义。她没有陷入对方设定的“亵渎与借用”的陷阱,而是将问题提升到了艺术本质与文化交流的高度。
玛格丽特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似乎没料到这个年轻的东方女孩如此沉稳犀利。她没有再说话,只是做了一个“请开始”的手势,但眼神中的审视意味更浓了。
林清音深吸一口气,对乐团成员们点了点头。
音乐响起。
改编自《流水》的乐章流淌而出。古琴的空灵与电子脉冲营造的水滴感完美交融,李惟的演奏内敛而充满张力,张扬控制的电子部分不再是喧宾夺主的噪音,而是恰到好处地拓展了音乐的层次与空间感。当乐章进行到高潮,古筝(林清音)清越的轮指与弦乐四重奏的铺陈交织,配合着极具现代感的节奏编程,仿佛真的让人看到了千年流水穿越时空,汇入今日广阔的海洋,磅礴而又充满生机。
整个展示,技术精湛,理念先进,情感充沛。尤其是最后那段即兴的华彩,几种乐器与电子音效的对话酣畅淋漓,展现了年轻音乐人们惊人的默契与创造力。
一曲终了,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最初是礼貌性的,随后变得越来越热烈,甚至夹杂着几声压抑不住的“bravo!”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学者和音乐人,眼中都露出了惊艳和赞赏的光芒。
玛格丽特·肖邦沉默地听着掌声,脸上的表情几经变换,最终,她缓缓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那姿态,已然是一种无声的认可。
伊莎贝拉女伯爵的脸色则变得有些难看。
后台,江以辰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嘴角勾起一抹与有荣焉的弧度。他的旋律,无论在哪个舞台,都光芒万丈。
展示环节圆满结束。林清音在接受各方祝贺的间隙,悄悄走到安静的走廊角落,长按了右耳的耳钉。
几乎是在瞬间,江以辰低沉而带着笑意的声音便透过微型听筒传来,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江太太,帅呆了。”
林清音的脸颊微微泛红,心里像打翻了蜜罐,所有的紧张与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对着空气,轻声回应,带着一丝小女人的娇嗔:
“学长,这里……好像也可以。”
电话那头传来他低沉愉悦的笑声。
相隔万里,他们的心跳频率,却通过这小小的科技造物,再次同步。他的远程守护,她的独立应战,共同谱写了这场国际交流中最动人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