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反击序曲与她的闪耀时刻(1/2)
伊莎贝拉散布的质疑文章,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确实激起了一些涟漪。但江以辰的反击,却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多个声部同时奏响,气势恢宏。
第一乐章,精准狙击。陈明很快锁定了撰写那几篇抹黑文章的背后写手和推波助澜的媒体,固定了其与伊莎贝拉关联资本的资金往来证据。江以辰没有选择直接公开这些证据,而是将其提供给了几家与“辰光”关系良好、且以严谨着称的权威财经媒体和行业自律机构。
很快,这几家媒体先后发表了深度调查文章,揭露了某些资本如何利用媒体操纵舆论、不正当打压创新企业的行为,虽未点名,但圈内人一看便知指向伊莎贝拉及其盟友。这一招,直接动摇了伊莎贝拉在投资圈和合作伙伴间的信誉根基。
第二乐章,实力展示。在江以辰的授意下,“辰音”集团和“数字乐府”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一份详尽的、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的“情感映射模型”技术白皮书,以完全开放的姿态,公开了模型的核心架构思路(非核心代码)、历次迭代的突破点以及海量的实证数据。同时,宣布将模型的部分非核心模块开源,供全球研究者学习和使用。
这份坦荡与自信,配合着“LibertySound”开源音源在海外创作者中积累的良好口碑,形成了强大的说服力。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学者和业内人士,开始主动发声支持,“数字乐府”的学术声誉不降反升。
第三乐章,釜底抽薪。江以辰指示“辰光资本”,加大对那几家被注资的AI音乐公司的资源倾斜,并推动它们与“音核”平台进行更深度的绑定,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宙斯科技”核心用户的定制化服务和优惠活动,直接抢夺其市场份额。
三重打击之下,伊莎贝拉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焦头烂额,暂时无力再兴风作浪。
就在江以辰于商界运筹帷幄之时,林清音也迎来了她的“闪耀时刻”。
她受邀在柏林举行的“全球音乐科技前沿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这个论坛规格极高,台下坐满了该领域的顶尖学者和产业领袖,其中也包括了“宙斯科技”负责相关项目的高管,以及几位之前转载过质疑文章的媒体人。
林清音穿着一身江以辰为她挑选的烟青色改良旗袍,既显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干练。她站在演讲台上,聚光灯下,面容沉静,目光清澈。
她没有浪费口舌去直接反驳那些质疑,而是以“当古老旋律遇见未来算法——情感计算如何重塑音乐理解”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情感映射模型”的设计哲学、技术难点突破以及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她的演讲逻辑严密,数据翔实,更难得的是充满了对音乐本身的热爱与对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当她展示出利用模型成功修复并情感化再现的一段濒危古老乐种音频时,那空灵奇妙、直击心灵的旋律让全场为之动容。
演讲结束后,提问环节异常热烈。一位之前发表过质疑文章的媒体人起身,问题依旧带着些许刁钻:“林博士,您如何证明您的模型不是过度依赖数据,而是真正理解了音乐情感?”
林清音微微一笑,操作控制器,调出了一组对比数据:“请看,这是模型对同一段西方古典音乐(已脱离我们核心数据库)与一段完全陌生的非洲鼓乐的情感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模型不仅能准确捕捉其文化语境下的典型情感,更能识别出超越文化差异的、人类共通的原始情绪反应,如喜悦、悲伤、紧张。这证明,我们的模型学习的是情感生成的底层逻辑,而非简单记忆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