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步法玄妙,感应天地(2/2)
叶法善捡起竹扫帚,重新站定,在心里默念“勺根、勺身、勺柄”,想象着北斗七星在天上的模样,再试时果然顺了些。一个时辰练下来,七个星位总算能找准了,只是脚步还很生硬,落脚时总带着刻意的停顿,像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每一步都透着小心翼翼。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罡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金线与日光交相辉映,让整个毯面都仿佛在流动。玄阳子收起铜铃,放在旁边的石桌上,铜铃与石面相触,发出“当”的一声轻响,余音袅袅。
“光找准位置不够。”他走到罡毯边缘,指着绣着坎卦的方位,“步罡的玄妙,在于‘感应’。你看这‘坎’位,属水,对应北方,主沉、主藏,踏此时要如履深潭,脚下有沉凝之意,仿佛能感受到水流在足底涌动;‘离’位属火,对应南方,主升、主散,踏此时要似踩烈火,足底有升腾之感,仿佛能嗅到火苗燃烧的焦香。这不是用脚去量尺寸,是用心去应天地之气。”
他让叶法善先练踏“坎”“离”两位,暂时放下北斗七星的步法。叶法善走到“坎”位前,深吸一口气,想象自己正站在结冰的湖面,脚下是厚厚的冰层,冰层下是暗流涌动的深水,每一步都要稳,不能惊动水下的生灵。
左足缓缓落下,刻意放缓速度,足尖先触毯,再将重心一点点移过去,仿佛怕踩碎了冰。同时吸气,让气息沉到丹田最深处,如冰水下潜,带着股清凉之意。当整个脚掌都踩在“坎”位上时,他忽然觉得脚下的金线微微发凉,像真有股寒气从毯下透上来,顺着足心的涌泉穴往上爬,流到膝盖时,竟让他打了个轻颤。
“嗯,有点意思了。”玄阳子在旁点头,捋着胡须浅笑,“能引动水气,说明你心里的‘坎’意到了。”
接着是“离”位。叶法善走到毯的另一端,那里绣着离卦,金线比别处更亮些。他想象脚下是团跳动的火焰,红的、黄的、橙的,火苗舔着地面,却不灼人,带着温暖的张力。这次他不敢踩得太重,右足轻抬,像怕被火苗燎到,足尖轻点在离卦中央,随即呼气,让丹田的气息向上涌,如火焰腾起,带着股燥热。
奇妙的是,刚一落脚,脚下的金线竟真的泛起一丝暖意,比“天枢”位的温度更甚,像握着块被晒热的玉。那暖意顺着足心往上走,流到心口时,竟让他觉得有些口渴,像真的靠近了火堆。
“水火既济,刚柔并济,这是步罡的入门功夫。”玄阳子道,“你再试试从‘坎’到‘离’,感受气息的转换。”
叶法善依言而行,左足踏“坎”,吸气下沉,如坠寒潭;右足移“离”,呼气上涌,如近烈火。一沉一浮,一寒一暖,两股气息在体内交汇,竟在丹田处撞出一丝麻痒,像有火星落在水面,“滋”地一声腾起白雾。
他越练越投入,脚步渐渐忘了刻意的控制,只跟着心意流转。踏“乾”位时,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长风拂面,气息开阔如天宇;踏“坤”位时,仿佛置身无垠田野,脚下是厚重的黄土,气息沉稳如大地。每踏一个卦位,便能感受到不同的气息——艮位带着山石的坚硬,震位藏着雷霆的锐利,巽位飘着草木的轻盈,兑位含着湖水的温润。
不知不觉,太阳已升到半空,透过树叶的光斑移到了罡毯中央。叶法善额上的汗珠滴落在毯上,砸在“天权”星位上,水珠竟顺着金线缓缓流动,像在星轨间游走。当他再次从“坎”踏到“离”时,两股气息在体内流转的速度突然加快,竟带动着周围的空气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院角的菊花瓣被卷得飞起来,落在罡毯边缘,恰好停在“兑”位上。
“好!”玄阳子抚掌笑道,“能引动外物,说明你已摸到‘感应’的门了。”
叶法善停下脚步,只觉浑身通透,仿佛每个毛孔都在呼吸。他低头看向罡毯,那些金线绣成的星位与卦象,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死的图案,而是活的节点——天枢连着东方的木气,摇光系着西方的金精,坎位藏着地下水脉,离位接着天上火气,整个罡毯就像一张网,网住了天地间的灵气,而他的脚步,便是在这张网上游走,引动着网下的能量。
他忽然想起那些十字教的黑袍人,他们总说“唯一真神”,却不知天地本就是个大熔炉,五行相生,八卦相荡,哪有什么“唯一”?就像这步罡踏斗,少了一颗星、一个卦,便引不来完整的灵气,做人做事,又怎能只认一端,不顾其余?
玄阳子递过一碗温水:“歇会儿吧。这感应之术,急不得,得日日练,夜夜想,让脚与心熟,心与天地熟,熟到极致,便是‘出神入化’。”
叶法善接过水碗,喝了一口,温水滑过喉咙,带着股甘甜。他望着阳光下的罡毯,金线闪烁,像撒了一地的星子。他知道,这步法的玄妙才刚显露出一角,往后的路还长,但每一步踏下去,都离“天地”更近了一分——而这,便是对抗一切邪说的底气。
风穿过回廊,带来前殿的钟声,“当——当——当——”,与叶法善的心跳、呼吸,与罡毯上流动的灵气,渐渐合在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