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124章 风铃示警,盐棺藏杀

第124章 风铃示警,盐棺藏杀(2/2)

目录

苏晚晴冷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民之所向,水亦载舟。”

当夜,风雨欲来。

春蚕儿被安置在干燥的织坊角落,面前摆着六张特制粗棉毯。

苏晚晴亲自调色,以红、黑、灰三主线交织出三种图案:波浪断裂为“危”,双鱼逆行为“禁行”,孤雁折翅为“速避”。

“你把它们织进去,越快越好。”她轻声道,“这是救命的符咒。”

十岁的小女孩咬着舌尖,手指翻飞如蝶舞,彩线穿梭间,一张张看似寻常晾晒用的花毯悄然成型。

同时,红巾队全员轮值守桥,每隔两刻钟敲一次桥头铜钟——声声入耳,既是震慑,也是报平安。

第三夜,雷雨倾盆。

狂风卷着豆大雨点砸在浮桥木板上,江水暴涨,浊浪拍岸。

值守的红巾队员蜷缩在棚下,却始终睁着眼,手握长矛不松。

然而,那一夜,什么都没发生。

没有爆炸,没有偷袭,甚至连可疑人影也未曾出现。

浮桥安然无恙。

翌日黎明,雨歇云开。

苏晚晴登上箭楼,望着晨雾中静静横卧的浮桥,忽见桥头守夜的春蚕儿抱着毛毯睡着了,脸颊贴着尚未干透的编织纹路,像护着什么稀世珍宝。

她心头一热,轻轻为她披上外衣。

转身步入议事厅时,脚步却顿住了。

烛光下,谢云书正俯身摊开一幅新绘地图,指尖沿着十三条蜿蜒小径缓缓移动,红线如蛛网,悄无声息延伸向京城腹地。

“网已织成。”他低语,眸光幽深如渊,“下一步,我们要让这条金线,缠住他们的脖子。”

屋外,一道闪电骤然劈落。

雷光映亮檐角那只小小铜铃,它轻轻一晃,发出几不可闻的清响——像是回应,又像是预警。

而在陶窑最深处的地底,一张由无数彩线编织而成的“活络暗径图”,正静静躺在密匣之中,等待开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