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灶台煨着旧年汤(2/2)
劳作间,他不忘击鼓助阵。
战鼓声起,节奏稳如心跳,众人动作随之起伏,疲惫竟减了几分。
几个孩子受鼓舞,自发组成“送药队”,用保温陶罐将刚熬好的药汤挨家送去。
苏晚晴巡查至李家巷口,见一老妇抱着孙儿蜷在门边啜泣,正欲上前查看,却见一道素影先她一步蹲下。
是阿芷。
她一手搭脉,一手试温,另一手调试药罐温度,动作娴熟得仿佛行医三十年的老大夫。
她轻声道:“您孙子的脉象比昨夜稳了,浮中带滑,邪已有出路。再服两剂,定能赶上腊八粥。”
老妇泪眼怔望,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真……真的?”
“我拿性命担保。”阿芷抬眼,目光坚定如刃。
苏晚晴站在几步之外,没有出声。
她看着那个曾因试药致残、整日低头不敢见人的小姑娘,如今挺直脊梁,掌中握着别人的生死希望,忽然觉得心头一热,又一酸。
她悄悄退后,转身走向下一户人家。
而在村外五里泉畔,谢云书正立于石台之上,袖袍猎猎。
他手中握着小满残卷,指尖抚过“地脉逆涌,泉浊人病”八字,眸色渐沉。
走近泉眼,只见原本清澈的水流微微泛黄,水底似有腐根漂浮,气味隐隐发馊。
他未动银针,也未施术,反而唤来李小豆:“取信义酱菌液十斤,麻布三十尺。”
“要做什么?”
“借菌之力,清泉之毒。”
他们将麻布层层包裹泉口,灌入特制菌液——那是苏晚晴早年用野生酵母与辣蓼发酵而成的净化菌群,专能分解有机腐物。
三日后,泉水渐清,淤塞自通。
谢云书立于泉边,提笔写下《井泉养护十三戒》,托陆沉刻碑立石。
归途风烈,他脚步微晃,忽觉喉间一甜,抬手掩唇,指缝已渗出一抹暗红。
随行的苏念安吓得惊叫:“爹!”
他却笑着擦去血迹,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你看,现在治病不用爹动手,也能好了。”
话音落下,天边晨光破云而出,照在那一片忙碌的人影上。
而此时,苏晚晴回到家中,推开厨房门,凝视着那口多年未用的大铁锅。
她缓缓挽起袖子,从柜中取出三样东西:陈皮、辣蓼、还有一坛封存已久的发酵黑豆。
锅底柴火噼啪点燃,她将第一把药材投入锅中。
水汽升腾,香气初萌,仿佛预兆着一场无声的战役,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