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两难抉择(1/2)
残破的栈道如同悬崖上的一道细微疤痕,在翻腾不息、带着冰冷湿气的水雾中若隐若现。它镶嵌在斑驳、湿滑的岩壁上,狭窄得似乎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木质的结构在漫长岁月和恶劣环境的侵蚀下,呈现出一种腐朽的黑色,几处明显的断裂缺口,像野兽张开的狰狞巨口,预示着前路的凶险。然而,在这绝境之中,这道“疤痕”却代表着渺茫却又无比珍贵的“可能”,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微光。但是,抵达那条栈道本身,就是一道需要赌上性命才能闯过的鬼门关。
他们所在的出口,是一块从山体突兀伸出的岩石平台,边缘参差不齐,布满湿滑的苔藓。平台与下方那条悬空的栈道之间,隔着近十米几乎垂直的、湿滑长满深绿色苔藓的岩壁。那岩壁像一块巨大的、泼了油的磨刀石,几乎找不到任何可靠的着力点。瀑布巨大的轰鸣声在这里被岩壁反射、放大,震耳欲聋,不仅仅是声音的冲击,更是带起沉闷的震动,透过脚底传来,让人心慌意乱。下方是瀑布千年如一日冲击形成的深潭,水色幽暗,在白茫茫水雾的笼罩下,根本看不清具体情形,只有那永恒咆哮的水声,宣示着其下隐藏的致命危险。偶尔有飞溅而起的水珠,如同冰冷的箭矢,穿过数十米的距离,打在人的脸上、手臂上,带来刺骨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汽和泥土、腐殖质混合的腥气,呼吸都变得粘滞而困难。
“必须用绳子荡过去。”李建国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地快速判断道,他眯着眼睛,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子,锐利地反复扫视着上方和侧方的岩壁,寻找着可能固定绳索的锚点。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平台内侧一块棱角分明、看似坚固的岩石突起上,但那岩石同样被水汽浸润,表面泛着不祥的湿光。“把绳子固定在这里,一个人先荡过去,确认栈道是否稳固,是否能承受重量,以及前方是否真的可行。其他人再依次过去。”他的话语条理清晰,但语速比平时略快,暴露了他内心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这无疑是目前唯一能想到的方法,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极高的风险。那作为锚点的岩石,在湿滑和水流长期冲刷下,内部是否已经风化松动?承载一个人荡出去的冲击力时,是否会瞬间崩裂?绳索在湿滑的岩壁上摩擦,是否会意外磨损甚至割断?而对面的栈道,那些看似粗壮的木桩和木板,在潮湿环境中浸泡了不知多少年月,内部是否早已被蛀空腐朽,一触即溃?任何一环出错,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疏忽,便是瞬间坠入下方轰鸣的深潭,万劫不复。生的希望与死的阴影,在这一刻,仅仅系于一根绳索之上。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秦川沉默着,从背后卸下那个同样沾满泥水、显得沉重无比的背包,动作有些迟缓地取出那捆精心保管的登山绳。绳索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让他因疲惫而有些混沌的头脑清醒了一瞬。他仔细检查着绳体,寻找可能存在的磨损点,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对待一件绝世珍宝。他知道,这根绳子,现在就是所有人的生命线。就在他准备将绳子绕过那块选定的岩石突起时,一直沉默寡言、脸色苍白得如同他身上那件脏污衬衫的城城,却突然抬起头。他的目光没有看向那条象征着生路的栈道,而是越过了令人眩晕的悬崖边缘,直直地投向了瀑布下方那白茫茫一片、水声轰鸣、深不见底的水潭。
“黑子……”他喃喃道,声音不大,甚至有些虚弱,但在瀑布持续不断的背景轰鸣中,这两个字却像投入平静(如果这环境能称得上平静的话)湖面的石子,清晰地、带着震颤的涟漪,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黑子可能掉下去了……它还活着吗?我们……我们不找它了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破碎的哭腔,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连眼前的生路都失去了色彩。
这一句话,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空气瞬间凝固了,连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隔绝开来。
寻找黑子?
这个被紧张、恐惧和对生路的渴望暂时压抑下去的念头,像被春雨浇灌后的野草,在每个人心中疯狂滋长、蔓延。黑子,那只总是摇着尾巴,眼神湿漉漉充满信任的伙伴;是为了保护七月,才毫不犹豫地扑向那恐怖蠕动的根系,被狠狠砸伤;是为了追随他们,才义无反顾地跳进冰冷刺骨、黑暗汹涌的地下水道。它那么忠诚、勇敢,用它的方式一次次地帮助他们,是他们在这绝望困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冰冷黑暗中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现在,他们可能找到了通往外界、通往生存的路径,却要在此刻,抛下生死未卜、或许正在某处挣扎、等待着他们的它吗?一种强烈的负罪感和背弃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每个人的心脏,越收越紧,几乎令人窒息。
七月的身体猛地一颤,眼泪瞬间决堤,比之前流得更凶、更无助。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刻——黑暗中,那团熟悉的黑影义无反顾地扑向缠绕她的恐怖根系,紧接着是重物砸落的闷响和黑子痛苦的呜咽。那个画面如同烙印,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是她,是因为她!如果不是为了救她,黑子不会受伤,或许就不会在跳入水道时失去平衡,或许现在就能跟在他们身边……巨大的痛苦和自责像潮水般淹没了她,她紧紧咬住自己的下唇,直到尝到一丝血腥味,才勉强没有痛哭失声。她看着下方翻腾的水雾,仿佛想用目光穿透那层白色的屏障,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秦川握着绳索的手猛地收紧,粗糙的绳纹深深陷入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随即又无力地松开。他的眉头死死拧成了一个疙瘩,额头上沁出的不知是汗水还是冰冷的水汽。理智的弦和情感的弦在他脑中激烈地搏斗。作为团队中思维缜密的一员,他清楚地知道下去寻找意味着什么:瀑布轰鸣,视线极差,潭水深不可测,周边是湿滑陡峭的悬崖。想要下到潭边,需要沿着几乎无处下脚的岩壁进行极限攀爬,他们现在人人带伤,体力透支,精神和身体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完成这样的攀爬成功率有多高?就算侥幸成功下到潭边,在那种复杂、湍急、充满未知危险的环境里,寻找一只可能已经重伤甚至……的狗,需要耗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和他们所剩无几的体力?他下意识地掂了掂背包,里面剩下的食物和清水已经不多,还能支撑他们进行这样一场希望渺茫的搜救吗?更重要的是,兵站的自毁和巨大的注水,动静不可能小,是否已经引起了外界的注意?或者,更糟糕的是,是否触发了这庞大地下系统中其他未知的、更危险的连锁反应?每一分钟的耽搁,都可能意味着与近在咫尺的生机失之交臂,甚至可能将整个团队拖入更深、更黑暗的绝境。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那冰冷的、属于理性的分析,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残酷。
李建国刚毅的脸上,肌肉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着。他同样看着下方翻腾的水雾,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总是充满决断力的眼睛,此刻深处是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痛苦。他何尝不心痛?黑子通人性的眼神、蹭过他手心的温暖触感还记忆犹新。他是队伍的领头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所有人的生死。选择寻找,很可能将大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选择放弃,那份对伙伴的愧疚和自责,将会成为余生都无法摆脱的沉重枷锁,日夜啃噬他的灵魂。他放在身侧的拳头紧紧攥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深吸了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试图压下胸腔里翻腾的情绪,但那股沉重感却丝毫未减。
一边是生死未卜、曾以性命相托的忠诚伙伴,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道义与情感;一边是渺茫却切实存在于眼前、需要赌上一切去争取的生路,以及整个团队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崩溃的生存状态。
这是一个残酷到令人窒息的两难抉择,没有两全其美的答案,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注定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和代价。
是冒着全军覆没、一同葬身于此的巨大风险,去追寻一个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的希望,只为对得起那份忠诚,求得内心的安宁?
还是背负着可能伴随一生、永远无法释怀的愧疚和自我谴责,踏上那条或许能通往生存,却以背弃为开端的险路?
瀑布依旧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冰冷的水汽不断扑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仿佛无情命运在催促他们尽快做出决定。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对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煎熬。栈道在雾气中静静等待,深潭在下方咆哮质问,而站在悬崖边的几个人,他们的内心正在经历着比任何外部环境都更加剧烈的风暴。
那瀑布的轰鸣,不仅仅是声音。它是一种物理性的存在,压迫着耳膜,震动着胸腔,让心跳都不自觉地试图跟上那混乱的节奏。飞溅起来的水沫,不再是远处观赏时的诗意朦胧,而是冰冷刺骨的针,密集地、无休止地射来。很快,每个人的头发、眉毛、外套表面都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汗水、泪水,还是这无孔不入的瀑布之水。
他们所在的平台,岩石表面异常湿滑,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墨绿色的苔藓,踩上去有一种令人心慌的软腻感。平台边缘,几块松动的碎石,被秦川刚才取包时不小心碰落,它们悄无声息地坠入下方白茫茫的水雾中,甚至连落水的声音都听不见,就被巨大的轰鸣彻底吞没。这种无声的消失,比清晰的坠落更让人心底发寒。
望向栈道,需要极力仰头或者仔细分辨。水雾如同活物,不断翻卷、流动,使得那栈道时而被遮掩,时而又露出一段残破的轮廓。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几处木板已经完全缺失,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根框架木桩伸在外面,像垂死之人伸出的枯骨手臂。而连接栈道与山体的支撑结构,不少地方也布满了深色的霉斑和裂缝,仿佛随时都会在一声脆响中彻底分崩离析。
下方的深潭,则完全是未知的恐怖深渊。水声在这里回荡、叠加,形成一种低频的嗡鸣,敲打着人的神经。幽暗的水色在翻滚的白沫间一闪而过,深不见底。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巨大的漩涡在水面一闪而逝,带着吞噬一切的力量。潭水周边的岩壁,被水流常年冲刷得光滑如镜,同样布满了湿滑的苔藓,几乎看不到任何可以安全下脚的突起或缝隙。想要从这里攀爬下去,其难度和危险性,丝毫不亚于荡到对面的栈道,甚至犹有过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