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蜀道风云变(2/2)
指令立刻发出:“传令黄忠、魏延,加固葭萌关,深沟高垒,以守代攻,务必挡住张任第一波攻势!另,擢升孟达为牙门将军,令其精选熟悉山路的巴蜀降卒,组成斥候营,由魏延统领,伺机寻小路穿插敌后,焚其粮草,扰其军心!”
“命马澹先生,动用所有与蜀中士族有旧的渠道,加大舆论攻势,宣扬刘璋暗弱,荆州军纪严明,只诛首恶,不扰百姓!设法接触李严、严颜等将,许以重利!”
“令‘谛听营’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与张松的联络畅通,我需要知道成都每一刻的动向!”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羽的心始终悬在剑阁那头。战报时好时坏:黄忠凭借葭萌天险,屡次击退张任猛攻,但伤亡不小;魏延率奇兵数次尝试迂回,皆因山路险绝无功而返;成都方面,刘璋虽惊惧,但在其子刘循及张任等将领坚持下,抵抗意志依旧顽强。
就在西线陷入僵局,林羽几乎要考虑是否调整策略时,转机终于出现!
先是“谛听营”密报:张松成功策反刘璋麾下重要参军李严!李严对刘璋早已不满,愿在关键时刻作为内应!
紧接着,魏延的奇兵终于找到一条隐秘樵径,成功绕至涪城侧后,突袭了蜀军一处粮草中转站,虽未竟全功,却引起蜀军后方极大恐慌!
最关键的是,荆州持续不断的舆论攻势和精准的外交手腕开始见效,巴郡太守严颜,这位在蜀中素有威望的老将,竟开始态度暧昧,按兵不动,对刘璋的调令阳奉阴违!
压力之下,刘璋的信心开始崩溃。加之张松、李严等人不断进言,夸大荆州军力与林羽“仁义”,刘璋终于派出了以李严为首的求和使者,秘密抵达葭萌关黄忠大营!
条件是:刘璋愿割让巴东郡(包括白帝城等重要据点)给荆州,双方罢兵,永结盟好。
消息传回襄阳,林羽看着李严亲笔书写的密函,心中波澜起伏。巴东郡,是入蜀的咽喉要地,取得此地,等于在益州钉下了一颗坚实的楔子,进可图全蜀,退可保荆州西线无忧。然而,就此罢兵,则意味着彻底吞并益州的计划需要推迟。
【触发重大谈判抉择:是否接受刘璋的割地求和?】
A.接受和议,见好就收,先消化巴东,巩固战略优势。
b.拒绝和议,乘胜进军,要求刘璋让出更多地盘甚至称臣。
c.假意应允,伺机毁约,待蜀军懈怠时突然发动总攻。
林羽沉思良久。此刻荆州东线新疲,北方曹操虎视眈眈,若在西线陷入长期战争,极为不利。见好就收,换取宝贵的休整和发展时间,方为上策。
“告诉李严,和议可成。然,需刘季玉(刘璋)遣子为质,并开放荆蜀商路,允我商队自由通行。”林羽最终选择了A,但附加了更苛刻的条件,以进一步削弱刘璋和控制蜀中经济。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荆益和议达成。荆州兵不血刃,取得巴东重镇,势力首次延伸至三峡以西。黄忠大军班师回朝,驻防白帝城。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曹操在许都闻讯,默然良久,对左右叹道:“林文辅(林羽表字,假设字文辅)……真吾敌手也!”自此,将荆州视为心腹大患。
孙权在吴郡得知,亦感压力倍增,加速整顿水军,以备将来。
而林羽,站在襄阳城头,手握和约,西望巴山蜀水。他知道,这暂时的和平,是用刀剑争取来的。下一次风暴,将会更加猛烈。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间隙,让荆州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