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盛夏的躁动(2/2)
“嘿,放松点。”艾薇儿画着标志性的烟熏妆,穿着铆钉皮衣,用力拍了他的后背一下,“上去跟着节奏蹦跶几下,对着话筒吼两嗓子就行,反正我的歌迷主要是来看我的,你只是个小彩蛋。”
李特被推上台的那一刻,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台下是无数挥舞的手臂和尖叫。他按照事先排练好的,在艾薇儿演唱《yhappyEndg》时,在她身后弹了一段简单的电吉他旋律(这事儿被艾薇儿嘲笑了整整一天,说他手型像在抓烙铁),然后在歌曲间奏时,和她即兴来了段看似激烈实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斗舞”,引得台下粉丝疯狂尖叫。
演出结束后的庆功派对上,灯光暧昧,音乐慵懒。艾薇儿递给他一杯冰水,自己端着杯色彩艳丽的鸡尾酒。
“说真的,李,”她靠在沙发上,眼神里带着点戏谑,“看你打球的时候挺狠的,怎么上了台跟个受惊的兔子似的?”
“隔行如隔山。”李特和她碰了一下杯,“让我在奥本山宫殿打十个,也比在台上弹那三十秒吉他轻松。”
“得了吧,”艾薇儿大笑,“你就是放不开。不过……还挺可爱的。”她凑近了些,声音压低,“怎么样,纽约还是印第安纳?我看报纸上都快吵翻天了。”
李特摇摇头,喝了一大口水:“不知道。训练,等消息,就这么耗着。”
“Followyourheart,an.”艾薇儿耸耸肩,一口含着唇膏香味的饮料灌进了李特的胃里,“但别忘了,heart也是要钱养的。”
短暂的喧嚣过后,李特回到印第安纳,重新扎进枯燥的训练。而在他埋头苦练的这个夏天,联盟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六月底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剧院举行的NbA选秀大会,如同一次无声的人才分流。
拥有状元签的密尔沃基雄鹿,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犹他大学的澳大利亚中锋安德鲁·博古特,这家伙被吹成了下一个比尔·沃顿,能策应能得分,就是移动速度慢得像在泥地里打滚。
亚特兰大老鹰用榜眼签摘走了北卡的天才小前锋马文·威廉姆斯,而探花秀德隆·威廉姆斯则被犹他爵士(从开拓者交易来的签位)收入囊中。
克里斯·保罗,在第四顺位被新奥尔良黄蜂选走。同样来自北卡的后卫雷蒙德·费尔顿去了山猫。
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纳步行者,用首轮第17顺位,选择了一个名叫丹尼·格兰杰的小前锋,来自新墨西哥大学。李特在训练间隙看了几眼格兰杰的比赛集锦,身体素质不错,投篮手型也标准,是个好苗子。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管理层为可能失去他而提前准备的“备胎”。
选秀大会上的风云,就像远处传来的隐约雷声,提醒着李特,联盟的新陈代谢从未停止,竞争永远都在。而他的未来,依旧悬在半空。
训练,等待;等待,训练。2005年的7月,就在这汗水和电话铃声交织的节奏中,一点点流逝。李特能感觉到自己身体里力量的凝聚,技术的精进,但心底那份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如同夏日午后的积雨云,越积越厚,等待着那场决定命运的风暴来临。新的赛季,新的对手,新的格局,一切都在这个盛夏躁动不安地酝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