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请陛下诛杀刘邦、项羽(2/2)
“这个秘方,除了你选中的衣钵传人,切不可教给世上任何人。”
我可没有违背师命,薛先生不是世上的任何人,他是异界之人。
倘若嬴政要,那么:
陛下乃真龙天子,非凡人也!
反正人是活的,总不能为了一张药方连命都不要了。
什么?李斯抄了药方,现在也知道了。那不算,又不是我主动告诉他的。
反正夏无且心安理得。
薛昊把药方打开,顺便扫了几眼,是一些听过或者没听过的药材名。
他是学临床医学的,对中医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也识别不出精妙。
用手机拍照保存,薛昊把药方叠好塞进钱包夹层,转身就去翻抽屉,他记得里面有结实的尼龙绳。
这么宝贵的暖玉,肯定要戴起来。
“政哥这赏赐也太实在了,”他一边嘀咕,一边把穿好的玉璧往脖子上一挂,玉璧贴着胸口,像揣了个小暖炉。
这辈子除非洗澡,绝对不摘下来。不,就算洗澡也不取下来。要学小日子的宫本武藏。
(注:传说宫本武藏就算洗澡也剑不离身,杀死过有偷袭的刺客。)
他这边刚收拾妥当,就见李斯往前站了半步,原本带着笑意的脸沉了下来,语气也没了之前的轻松。
“陛下,臣这几日在现代看了些相关史料,细究秦末之乱的根由,除了赵高胡亥作祟,更有一群人在暗处蛰伏,若不趁早除去,恐成大秦心腹之患。”
嬴政丝毫不惊讶,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若李斯连这都想不到,也不配被他信重了。
“李卿但说无妨,是哪些人?”
“首当其冲,便是沛县泗水亭长刘邦,连同他的一众乡党,如沛县县吏萧何、曹参等人。”
李斯声音冰冷,“此人看似是个好酒色、混日子的小吏,实则暗中结交亡命之徒。
“据载,他后来在芒砀山斩蛇起义,收拢流民,最后一路打进咸阳——此人心机深沉,能屈能伸,是藏在市井里的‘潜龙’,今日不除,他日必成大秦心腹之患!
“而且,”
李斯停顿了一下,有些迷惘道:“此人竟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汉’朝,两汉延绵四百多年。臣请诛杀此獠,并灭其族。”
薛昊在旁边听得心头一震——刘邦!那可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无论他个人风评如何,赫赫强汉,都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
这样的人,如果没了,简直是太可惜了。
他下意识想开口,但他现在也不是一开始的小白了。
很明显,现在不是开口的良机,于是把话咽了回去,但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
“一个市井之徒,微末小吏,也能鼎定天下?有趣!有趣!”
嬴政笑了起来,眼中却没有丝毫笑意。
“李卿,你继续说,还有谁?”
“第二个,楚国余孽,项燕之孙项羽。”李斯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更沉,“当年灭楚一战,其祖父项燕就率兵抵挡武成侯(王翦),抗拒天命,后被斩杀,项氏与大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如今项羽隐于吴中,力能扛鼎,早已暗中收拢楚国旧部,连吴中官吏都畏他三分。《史记》说他后来率江东子弟兵反秦,巨鹿一战破釜沉舟,败章邯,杀王离,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
“之后他入咸阳,杀子婴,屠嬴氏宗亲,焚尽宫室,大秦几百年积累,付之一炬。此人,连同项氏满门,不能不杀!”
——————————
注:李斯确实是一代书法大家,其书法风格严谨端庄,笔画粗细一致,起笔收笔皆藏锋,体现出一种秩序美与韵律美。
例如《峄山碑》即为李斯所书,虽原石已佚,但后世摹本仍能让我们领略到其书法风采。
后世许多书法家在学习篆书时,都以李斯的小篆为楷模,从中汲取营养。后世如唐代李阳冰,其篆书继承并发展了李斯的风格,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被誉为“笔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