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跨界联动与论文深耕(1/2)
2005年2月,北京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去,街头的红灯笼依旧挂在树梢,偶尔有鞭炮声零星响起,带着年后的慵懒与热闹。沈浩的迈巴赫行驶在三环路上,车内放着舒缓的轻音乐,他手里翻着盛达网络最新的运营报告——《跑跑堂》上线半年,月活已突破300万,用户群体以年轻学生和职场白领为主,正是餐饮消费的核心人群。
“沈总,盛达总部的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张总他们在等您。”司机的声音打断了沈浩的思绪。车停在盛达网络的写字楼前,沈浩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推门下车——这是他追加1200万投资后的第一次核心股东会议,持股比例从8%提升至13%,正式成为参与运营决策的核心股东。
会议室里,盛达的高管们已悉数到场。张总看到沈浩进来,立刻起身迎接:“沈总,快请坐!您提出的‘游戏+餐饮’联动方案,我们内部讨论过,都觉得太有创意了!”
沈浩坐下,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沉稳却带着笃定:“《跑跑堂》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而我们‘家乡味馆’的核心客群也是这个群体,两者的消费场景高度契合。所谓联动,不是简单的广告植入,而是深度协同。”
他打开提前准备好的ppt,屏幕上出现“晴雅”两个字,旁边配着初步的角色草图——梳着双马尾的少女,身上穿着绣着樱花图案的浅粉色襦裙,手里捧着一口迷你版的老家铜锅,腰间挂着个小小的黑猪玩偶。“这是我设计的联动角色‘晴雅’,名字取自苏晴的‘晴’和晓雅的‘雅’,既贴合我们的品牌,又容易让用户记住。”
张总凑近屏幕,眼里满是赞赏:“这个角色很可爱,很符合《跑跑堂》的画风!那具体怎么联动?”
“第一,游戏任务兑换餐饮券。”沈浩点击鼠标,切换到任务界面设计图,“在游戏里设置专属支线任务,玩家完成‘帮晴雅寻找家乡食材’‘护送冷链运输车’等任务,就能兑换‘家乡味馆’的无门槛餐饮券,从20元到100元不等,引导玩家线下消费。”
“第二,角色元素深度绑定品牌。”他指着角色手里的铜锅和黑猪玩偶,“这口铜锅是我们老家火锅店的招牌,黑猪则是合作社直供的核心食材,我们要在角色背景故事里植入‘老家直供、新鲜无添加’的标签,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我们的品牌核心。”
“第三,loadg界面植入合作社视频。”沈浩调出一段15秒的短视频小样,画面里是老家合作社的农户采摘蔬菜、喂养黑猪、冷链运输的场景,配着轻快的背景音乐,“游戏加载的间隙是强制观看场景,成本低、触达率高,这15秒的视频能让百万玩家直观看到我们的食材来源,为后续合作社扩张和门店加盟铺垫认知基础。”
会议室里的高管们纷纷点头,张总笑着说:“沈总这个思路太绝了!游戏能借助餐饮触达更多非玩家群体,餐饮能借助游戏吸引年轻顾客,这是1+1>2的效果!我们马上安排技术团队推进,争取下个月上线联动活动。”
沈浩满意地点点头,心里清楚,这正是老灵魂的跨界智慧——在2005年Ip联动还未普及的年代,提前抢占这个赛道,既能巩固《跑跑堂》的用户粘性,又能为“家乡味馆”带来新的增长点,更能让“老家直供”的品牌标签深入人心。
从盛达总部出来,沈浩没有直接回别墅,而是开车去了京华大学。苏晴正在图书馆查资料,大四的她已经开始准备毕业论文,选题定为《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优化——以“家乡味馆”合作社为例》。
走进图书馆,沈浩一眼就看到了靠窗坐着的苏晴。她穿着米白色的毛衣,头发松松挽在脑后,耳后别着一支笔,手里捧着一本《供应链管理》,眉头微微蹙着,正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给她镀了层柔和的光晕,手腕上的Rolex手表在光线下泛着微光。
沈浩轻轻走过去,把手里的热咖啡放在她桌前:“喝口咖啡,提提神。”
苏晴抬起头,看到他,眼里瞬间泛起笑意,疲惫也消散了大半:“你怎么来了?盛达的会议结束了?”
“结束了,方案通过了,下个月就能上线联动活动。”沈浩坐在她旁边,拿出一个U盘递给她,“这是合作社2003-2005年的全部数据,包括农户数量、食材收购量、运输成本、损耗率,还有线上线下的销售数据,我都整理好了,你论文能用得上。”
苏晴接过U盘,心里满是感动:“太谢谢你了,我正愁找不到这么完整的数据。”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整齐的表格,“你还帮我分了类,标注了重点,省了我好多时间。”
“你写论文已经够辛苦了,这些琐事我来做就好。”沈浩看着她屏幕上的论文框架,“选题很好,结合咱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要是需要访谈农户或者补充数据,随时跟我说,我让老家那边配合你。”
苏晴点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合作社数据,心里满是踏实。从2003年的10户农户,到2005年的20户农户加两家养牛羊工厂,从单一的蔬菜供应,到牛羊肉、禽蛋全面覆盖,从线下门店销售,到线上淘宝店+本地生活平台联动,这些数据不仅是合作社的成长记录,更是她和沈浩、晓雅一起奋斗的见证。
“对了,晓雅呢?她说今天要跟我一起去老家拍照片,给论文做配图。”苏晴看了看表,“她应该快到了吧?”
“她已经在老家等着了,我让司机送她过去的,还带了你的相机。”沈浩笑着说,“她听说要拍合作社的照片,兴奋得不行,说要拍点有烟火气的,让你的论文更生动。”
苏晴忍不住笑了:“她啊,总是这么热心。”她合上笔记本,“那我们现在过去吧,正好赶上农户下午采摘蔬菜,能拍点真实的场景。”
两人驱车前往老家,刚到合作社,就听到了晓雅的笑声。她穿着粉色的羽绒服,手里举着相机,正在跟林志强聊天,身边围着几个农户家的孩子,叽叽喳喳地跟她说话。
“沈浩哥!晴晴姐!你们来啦!”晓雅看到他们,立刻跑过来,手里的相机还在不停地拍,“我已经拍了好多照片了,有农户喂黑猪的,有冷链车装货的,还有孩子们在菜地里玩的,你看是不是很有烟火气?”
沈浩接过相机,翻看里面的照片,拍得确实不错,构图饱满,色彩鲜明,把合作社的日常场景拍得生动又真实。“拍得很好,比专业摄影师拍的还自然。”他笑着说,“晴晴的论文配上这些照片,肯定能加分。”
苏晴也凑过来看,眼里满是赞赏:“晓雅,谢谢你,这些照片太有用了。”
“不用谢!能帮到晴晴姐,我可开心了!”晓雅拉着苏晴的手,“走,我带你们去拍蔬菜采摘的场景,李婶他们正在地里摘菠菜,新鲜得很!”
跟着晓雅走进菜地,农户们正在忙碌。李婶看到他们,笑着打招呼:“沈浩,苏晴,你们来啦!这菠菜刚浇过水,嫩得能掐出水来,晚上炒着吃可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