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炊事班救赎!从‘生化菜’到红烧肉,战友胃里见真情(1/2)
(回忆:星国维和部队黎巴嫩任务区)
2010年,23岁的何景亮已是星国战略支援部队中声名鹊起的电子对抗技术尖兵。他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侦测、干扰与反制能力,在内部比武中常年稳居前十,是名副其实的技术王牌。
时年32岁的陈哲,时任某部作战参谋,早已听闻这位年轻天才的技术,两人因多次联合演习和技术交流会而相识。虽然隶属不同单位,但相似的严谨作风和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让他们很快成为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2013年,陈哲被选拔调入星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担任多功能工兵分队的中队长。广袤的地中海东岸,任务区环境复杂危险,排雷、基建、医疗援助、保护平民……职责重大。两人虽远隔重洋,仍偶尔通过加密通讯交流近况。
然而命运的轨迹再次交汇。2016年,因任务需要,何景亮也被抽调至黎巴嫩维和部队,身份特殊,既是技术保障的核心,也需作为战斗员参与一线行动。两位老友在异国他乡的战地重逢。
在黎巴嫩,除了执行充满危险的维和任务,部队内部的高强度模拟对抗训练更是家常便饭。陈哲带领的工兵分队战斗力强悍,但有一个让全队战友都“闻风丧胆”的痛点。
每当他们分队进行野外驻训拉练时,分队的炊事员总会“恰好”被兄弟单位“借调”走!于是,给全队几十号人做饭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中队长陈哲的肩上!
一次两次,战友们还能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硬着头皮咽下去。但次次如此,大家的胃就开始集体抗议了!谁人不知,陈哲中队长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做饭……
简直是灾难级的“战场投毒”!
他的烹饪哲学只有一条:弄熟,管饱,不计代价!至于色香味?那是不存在的奢侈品。
出自他手的菜肴,常常是焦黑如炭的“伪装牛排”、颜色诡异发绿的“神秘菜粥”、以及咸得能齁死骆驼的“盐焗一切”……
工兵分队的兄弟们私下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去排十颗雷,也不愿吃队长一顿饭!”
直到有一次,何景亮所在的技术分队与陈哲的工兵分队联合演习结束后,被热情(?)的陈哲拉去“共享战地盛宴”。
何景亮怀着对战友的信任,吃下了一口陈哲特制的“黎巴嫩风味乱炖”后,瞬间感觉眼前一黑,味蕾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他甚至一度严肃地怀疑,陈哲是不是被敌对势力策反了,正用这种慢性化学攻击的方式削弱我军战斗力!
从那天起,何景亮就多了一项“非官方任务”.......
拯救工兵分队战友们的胃!
只要一有空,他就硬拉着陈哲,跑到自己所在部队的炊事班“偷师学艺”。
于是,在弥漫着饭菜香气的野战厨房里,经常能看到一位校级军官(陈哲)和一位技术少校(何景亮),系着围裙,一脸严肃地跟在炊事班长后面,从如何控制火候、辨别调料开始,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切菜、炒菜、煲汤……
久而久之,部队里开始流传一个段子:陈中队和何工兵(何景亮的戏称)是不是打算维和任务结束后,合伙在贝鲁特开一家“老兵饭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何景亮的“强行辅导”和炊事班长的倾囊相授下,陈哲的厨艺终于实现了从“生化武器”到“勉强能入口”再到“居然有点好吃”的三级跳!
当他终于能端出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时,工兵分队的战友们几乎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和平的曙光!这段“炊事班进修史”也成了两人军旅生涯中最具烟火气的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