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万国妆典(2/2)
随着收录的妆容越来越多,《万国妆谱》的框架也逐渐清晰。雪嫣红将其分为“异域妆典”“大靖妆录”“融合新妆”三部分,“异域妆典”收录各国传统妆容,详细介绍原料、技法与文化寓意;“大靖妆录”收录大靖的经典妆容,如远山黛妆、南海妆、素缟妆等,展现大靖的妆容文化;“融合新妆”则收录她改良后的妆容,体现不同文化的交融之美。
编纂完成后,雪嫣红开始着手撰写序言。她坐在案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心里思绪万千。她想起初次与异域女子交流妆容时的好奇,想起改良妆容时的尝试,想起百姓们对不同妆容的喜爱,忽然明白了“美美与共”的真谛——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美,相互尊重,相互融合,才能构成更绚烂的世界。
她提起笔,在纸上写道:“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文化之异,各有其美。妆容者,非独为悦己,亦为文化之载体——波斯金箔之华贵,东瀛樱花之清甜,西域黛眉之热情,大靖远山之雅致,皆为世间之美。然美无高下,唯有不同,若能以包容之心,赏他人之美,融己之所长,方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写到这里,她停下笔,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慕容云海。他不知何时来的,正静静地看着她,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写得很好。”他走到她身边,轻声道,“这序言,写出了《万国妆谱》的精髓。”
雪嫣红笑了笑,将纸递给她:“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慕容云海接过纸,仔细读着,时不时点头。读完后,他道:“无需修改,字字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这《万国妆谱》,不仅是一本妆容技法的册子,更是一本促进文化交流的典籍。”
几日后,《万国妆谱》正式刊印发行。第一日便卖出了上千本,不仅京城的百姓争相购买,各国使节也纷纷订购,想带回自己的国家。波斯使节的夫人买了十本,说要送给波斯的贵族女子;东瀛使团则订购了一百本,打算带回东瀛,供宫中女子学习;南洋的商贩更是当场与雪嫣红签订协议,要将《万国妆谱》运往南洋各国售卖。
万国商汇的最后一日,皇宫举办了一场“万国妆宴”,邀请各国使节及家眷参加,要求每个人都画着自己国家或融合后的妆容。雪嫣红作为特邀嘉宾,带着《万国妆谱》出席。
宴会上,各国女子的妆容争奇斗艳——莉娜画着改良后的金箔远山妆,优雅又华贵;东瀛女子画着融合了素缟妆的樱花妆,清新又素净;高丽女子画着结合了南海妆的细柳妆,温婉又鲜活;大靖的命妇们则画着融入了波斯金箔的远山黛妆,雅致又不失灵动。
皇帝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身边的皇后道:“这《万国妆谱》真是办得好!你看这些女子,妆容各异,却相处融洽,这不就是咱们举办万国商汇的初衷吗?”
皇后点点头,目光落在雪嫣红身上:“雪坊主真是个奇女子,以妆容为桥,连接起各国情谊,比再多的珠宝绸缎都管用。”
宴会中途,皇帝特意召见了雪嫣红,对她道:“雪坊主编纂《万国妆谱》,倡‘美美与共’,为我大靖与各国的文化交流立下大功。朕赏你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再赐你‘万国妆师’的封号!”
雪嫣红屈膝行礼:“谢陛下恩典。臣女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为大靖与各国的交流尽一份力,是臣女的荣幸。”
从皇宫出来时,夜色已深。慕容云海陪着她走在宫道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宁静。“今日高兴吗?”他轻声问道。
雪嫣红点点头,眼里满是笑意:“高兴。不仅是因为陛下的赏赐,更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喜欢《万国妆谱》,喜欢不同文化的美。”
慕容云海看着她,眼底带着欣赏:“你总是能以小见大,从胭脂水粉里,做出利国利民的大事。从百花香露促进商贸,到赭石拓印开辟商路,再到如今的《万国妆谱》促进文化交流,你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家国做了太多事。”
雪嫣红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没有你的支持,没有百姓们的喜爱,我也做不成这些事。”
两人相视一笑,月光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远处的宫殿里传来丝竹声,夹杂着各国女子的欢声笑语,像一曲和谐的乐章。
回到水粉斋,雪嫣红将皇帝赏赐的黄金和绸缎分给了学子们和作坊的工匠们,又拿出一部分银子,打算在京城开设一间“万国妆馆”,专门教授各国妆容技法,让更多人能接触到不同文化的美。
沈清沅拿着一本刚刊印好的《万国妆谱》,脸上满是自豪:“先生,咱们的《万国妆谱》已经传到江南了!阿桃托人捎信来,说江南的女子都在学画里面的樱花妆呢!”
雪嫣红笑着接过《万国妆谱》,轻轻抚摸着封面上的烫金字体。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万国妆谱》会传遍大靖,传遍各国,让更多人明白“美美与共”的道理;而她与慕容云海,也会继续携手,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份文化的交融,守护这万家灯火的安宁与繁荣。
晚风拂过,水粉斋里飘着不同地域的香气,有金箔的华贵,有樱花的清甜,有兰草的清冽,还有玫瑰的馥郁。这些香气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多彩的画卷,描绘着不同文化的美,也描绘着一个包容、和谐、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