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寻找伪人(1/2)
序幕:无声的入侵
一切始于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
起初是微小的细节。林珂发现寝室网络的延迟出现无法用算法解释的、规律性的微小波动,仿佛有另一个“存在”在同步使用网络。沈渊在“观察”室友时,偶尔会捕捉到一丝极其短暂、与本人性格完全不符的空洞眼神。周铭画下的速写中,某个路人的面部轮廓在几次描摹间出现了微妙的偏移。米雪儿直播时,弹幕里偶尔会混入几条意义不明、仿佛随机词组拼接的留言,Ip地址无法追踪。
直到那一天,大学城爆发了第一起引起广泛恐慌的“替换事件”。一个平时开朗健谈的学长,在一夜之间变得沉默寡言,对过往的记忆模糊不清,行为模式刻板如同设定好的程序,甚至连他最爱吃的食物都记错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本人对此毫无察觉,坚持认为自己“一切正常”。
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般蔓延。“伪人”的传说开始流传——它们外表与人类无异,甚至拥有原主的记忆,但内核是某种“空无”的存在,它们潜伏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替换”掉原本的个体,目的未知。
而江淮,凭借其扭曲的感知力,以及身边聚集的众多“非常理”存在(吸血鬼、人鱼、猫娘、异世界来客等),比常人更早、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协和音”。
【世界规则:伪人领域】
·核心威胁:伪人(iics)。完美模仿人类外形与大部分记忆,但缺乏核心情感与灵魂本质。行为模式存在细微破绽,会无意识回避涉及深层情感或独特个人经历的话题。
·识别手段:
1.情感共鸣测试:伪人难以模拟强烈、纯粹、或复杂矛盾的情感反应。
2.记忆深潜:伪人拥有表层记忆,但对记忆中的情感细节、感官体验(如当时的味道、触感)模糊不清。
3.非常规感知:超自然存在(如伊丽莎白、汐、莉莉丝等)能感知到伪人灵魂的“空洞”或“异质”。
4.逻辑悖论陷阱:利用精密的逻辑问题或基于个人独特经历的提问,可能引发伪人系统的短暂“卡顿”或矛盾。
·危险等级:极高。一旦被伪人完全替换,原个体将“消失”。伪人群体间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联系与集体意识。
---
第一幕:猜忌的毒芽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亲密的关系中迅速生根发芽。
“江淮,你昨天答应帮我占的图书馆座位,为什么没去?”林清许在咖啡馆打工时,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这是他们之间微不足道的小约定。
江淮一愣,他完全不记得有这回事。是忙忘了?还是……?
“哥哥,你上周答应给我买的限量版画集,买到了吗?”江时雨眨着看似天真无邪的眼睛问道,但江淮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以“太贵了”为由明确拒绝了。
“仆从,你今日的血……味道似乎淡了些。”伊丽莎白微微蹙眉,靠近他嗅了嗅。
这些微小的、看似无心的试探,在团队内部制造着紧张气氛。每个人都在下意识地测试他人,也被他人测试。
真正的爆发点在一个雨夜。众人聚集在江淮的宿舍讨论对策,雷震因为一个战术分歧与林珂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情绪激动时,雷震猛地一拍桌子,吼道:“林珂!你还记不记得大一那年我们打篮球联赛,我扭伤脚踝,是你背着我跑去校医室的!那时候你可没这么多冷冰冰的数据分析!”
林珂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地回答:“数据库中存在该事件记录。根据当时路径规划和体力消耗计算,那是最优选择。”
一瞬间,整个房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这不是林珂该有的反应!真正的林珂,或许会别扭,会毒舌,但绝不会将那份雪中送炭的情谊,仅仅归结为“最优选择”!
“你不是林珂!”雷震目眦欲裂,抄起了旁边的哑铃。
【伪人嫌疑目标:林珂(?)】
---
第二幕:隔离与测试
气氛降至冰点。尽管“林珂”后续试图用逻辑解释,但那瞬间的“非人感”已经无法抹去。为了避免可能的危险,也为了验证,众人决定对“林珂”进行隔离和深度测试。
测试由沈渊和李慕白主导。
·情感刺激:播放他们共同熬夜攻克技术难题后欢呼的视频,“林珂”眼神毫无波澜,只是评论:“团队协作效率达到峰值。”
·感官记忆:询问他第一次尝到江淮带来的家乡特产时的感觉,他回答:“成分分析为辣椒、油脂、香料。口感记录为‘刺激’。”而真正的林珂曾评价“吃得鼻涕眼泪都出来了,但很爽”。
·逻辑陷阱:沈渊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基于林珂个人编程习惯的逻辑悖论题。“林珂”流畅解答,但在一个极其隐蔽的、涉及“审美偏好”(真正的林珂对代码优雅性有近乎偏执的追求)的环节,出现了0.3秒的延迟,然后给出了一个标准但毫无“个性”的答案。
结论几乎可以肯定:眼前的“林珂”是伪人。
真正的林珂在哪里?是在某个角落等待着救援,还是已经……“消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