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汉王的“见面礼”(2/2)
“至于此等锋镝利器,当随殿下这等国之柱石,征战沙场,开疆拓土,护卫我大明山河永固!臣,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实不敢僭越,亦不敢玷污此等象征殿下赫赫战功之物!”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点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追求(文臣本分),又将朱高煦高高捧起(国之柱石、赫赫战功),同时巧妙地以“不敢僭越”、“不敢玷污”为由,将这份充满羞辱的“礼物”原封不动地奉还。既保全了尊严,又未给对方留下任何发作的把柄。
一时间,甬道之内,一片寂静。唯有风声掠过。
朱高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那双鹰目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是更为浓烈的阴沉与怒火。他盯着杨士奇,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有如此胆识和急智。
“好!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杨编纂!”朱高煦怒极反笑,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孤记住你了!”
他猛地一勒马缰,调转马头,不再看杨士奇一眼,对着护卫厉喝一声:“我们走!”
马蹄声再次响起,带着一股未能得逞的怒气,轰然而去,留下满地狼藉的寂静。
直到汉王一行的身影消失在宫门拐角,众人才仿佛松了一口气,纷纷直起身子,看向杨士奇的目光,已与先前大不相同。那里面,多了真正的敬佩,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被汉王如此记恨,绝非好事。
杨士奇依旧站在原地,手中捧着那柄沉甸甸的匕首。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冰冷的宫墙上,显得孤直而坚定。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这华美而危险的物件,然后将其小心收入怀中。这不是礼物,是战书,也是一个警示。
他整理了一下微皱的青色官袍,仿佛拂去了方才沾染的尘埃,对周围同僚微微颔首,便迈开步子,一如既往地沉稳,向着宫外走去。
当夜,月黑风高。
杨士奇在陋室中,就着一盏孤灯,翻阅着白日未校完的稿本。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更梆之声。
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裹挟着劲风,砸破了他书房的窗户纸,哐当一声落在屋内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破碎的窗棂木屑纷飞,冷风立刻灌了进来。
杨士奇执笔的手一顿,墨点滴在稿本上,晕开一小团污迹。
他抬起头,望向那破洞外漆黑的夜色,眼神平静无波,仿佛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一遭。
他没有呼喊,没有点灯去查看,甚至没有起身。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石块片刻,然后低下头,拿起另一张纸,蘸了清水,小心地去吸附稿本上的墨渍。
动作轻柔,专注,仿佛眼前只有这片被污损的书页,再无他物。
待墨迹吸得差不多了,他才放下纸,目光再次落在那块狰狞的石块上。
良久,他取过日记本,研墨,提笔,在空白的纸页上,一笔一划,写下两行瘦硬的小字:
“示弱非怯,忍辱非惧。”
“今日之石,他日或为登高之阶。”
写罢,他吹干墨迹,合上日记。窗外,风声呜咽,如同暗处窥伺的冷笑。
他吹熄了油灯,屋内陷入一片黑暗。唯有破碎的窗口,漏进几点凄冷的星光,照在那块冰冷的石头上,泛着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