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史偃藏书(2/2)
【分析:“律网”为秦朝气运衍生次级规则,具备信息搜集、异常标记、压制异端等功能。其运作依赖于王朝气运本身及遍布各地的法吏体系。】
【警告:宿主身怀异源力量(玉玺),且行为模式与秦律存在潜在冲突,存在被“律网”标记的风险。】
“此地不宜久留。”林辞当机立断,“我们必须立刻离开此城。”
“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又能去往何处?”史偃面露绝望。
林辞目光投向西方,那是咸阳的方向,也是玄黑气运光柱的源头,更是玉玺感应到同源气息最强烈的地方。“去咸阳。”
“咸阳?!”史偃惊骇,“那是虎穴龙潭!”
“最危险的地方,或许也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林辞沉声道,“你守护的文明种子,需要找到合适的土壤。而改变这僵化秩序的希望,或许就在那秩序的核心。”
他需要近距离观察秦朝的气运核心,查明那“律法僵化”枷锁与外部“终极寂灭”之力的具体情况。同时,玉玺对咸阳方向的强烈感应,也预示着他必须前往那里。
史偃看着林辞坚定的眼神,感受着他身上那深不可测却又令人心安的气息,最终一咬牙:“好!老朽这条命是义士所救,便随义士闯一闯这龙潭虎穴!只盼……只盼能不负这些典籍所托!”
接下来的几天,林辞利用【基础探测】和矫健的身手,带着史偃昼伏夜出,绕开官道与关卡,专走荒僻小径。途中,他一边警惕着可能的追捕,一边向史偃详细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
他得知,如今是始皇二十八年,皇帝陛下刚刚完成第二次出巡,东临碣石,刻石颂功,威加海内。朝廷正全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修驰道、通水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同时,“焚书”之议已在某些高层中流传,山雨欲来风满楼。
林辞也尝试着更深入地运用玉玺。他发现,在这个律法森严的时代,玉玺的“守护”之力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其“承天受命”的本质,却又隐隐与秦朝那追求“天命所归”的意志有着某种共鸣。他可以通过玉玺,极其缓慢地、小心翼翼地汲取被秦朝气运梳理过的天地源气,虽然效率低下,但胜在隐蔽。
数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咸阳郊外。
远远望去,那座雄城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黑色巨兽,城墙高阔,旌旗蔽日,一股沉重、威严、令人窒息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但一切都在一种无形的秩序下运转,沉默而高效。
而在他【气运观测】的视野中,那根支撑天地的玄黑气运光柱,在此地变得无比粗壮、凝实!光柱内部,那暗红色的“律法僵化”枷锁也清晰可见,如同无数血管神经,深入光柱的每一个角落。更让他心头沉重的是,北方天际那苍白色的“终极寂灭”之力,在此地看去,已然不再是遥远的威胁,其冰冷的触角仿佛已经搭在了这玄黑光柱的边缘,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渗透着那暗红色的枷锁,使其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易碎。
“内外交困,危如累卵……”林辞喃喃自语。这大秦的强盛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刻的危机。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玉玺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这一次,感应的方向并非那庞大的气运光柱核心(皇宫),而是指向了咸阳城南,一处相对普通的里坊区域。
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它。
“我们先不入城。”林辞对史偃说道,目光锐利地望向城南,“去那里看看。”
他有一种预感,在那看似普通的里坊之中,或许隐藏着打破这僵局的第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很可能与玉玺跨越时空来到此地的真正原因,以及那深藏于秦帝国内部的、属于“文明火种”的微弱生机,息息相关。
秦都咸阳,龙蛇起陆。林辞的闯入,必将在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中,投下一颗决定性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