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后续打算(1/2)
陈娇头也不回地跟着陈长生走了,将面无人色的吴三丫彻底抛在身后,压根不去理会她是如何的胆战心惊、如坠冰窟。
回去的路上,陈娇便将吴三丫如何怂恿她上山,又如何临时变卦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长生。
陈长生能当上生产队长,自然不是那等没见识的。吴三丫那点浅薄的心机和演技,骗骗原主那样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或许还行,想在他这老江湖面前蒙混过关,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陈长生脸色沉了沉,语重心长地说:“娇娇,你这次是运气好,没出什么事。往后可得多长个心眼儿了。吴三丫那丫头,心思不正,以后就别再跟她来往了。”
“嗯,知道了,大伯。”陈娇乖巧地应下,随即话锋一转,压低了些声音,“其实……大伯,我今天在山上,看见那头野猪了。”
陈长生脚步猛地一顿,霍然转头,又惊又后怕地上下打量着陈娇,声音都绷紧了:“你……你这孩子!胆子也忒大了!没伤着哪儿吧?快让大伯看看!”
陈娇连忙摇头,宽慰他道:“没有没有,我好着呢。是我先远远瞧见它的,它没发现我。我看它晃悠了一圈,就往深山老林里去了,估计是找不着吃的。”
陈长生这才长长舒出一口气,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那就好,那就好!你这丫头,真是要把你大伯的魂儿都给吓飞了!你要真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跟你地下的爸交代啊!他临走之前,可是千叮万嘱,让我一定要好好看顾你的。”
“让大伯担心了。”陈娇适时地露出歉意的表情,随即试探着开口,“大伯,过些日子,我想……回一趟海市,您看行吗?”“啊?”陈长生一愣,“去海市做啥?那么老远。”
陈娇早就想好了说辞,从容答道:“大伯您忘了?我娘是海市人呀。那边来信儿了,说我外婆马上要过七十大寿了,这可是整寿,我这个做外孙女的,于情于理都该回去一趟,给老人家磕个头祝个寿。”
事实上,陈三的妻子不过是原主亲生母亲从小一起长大的丫鬟,哪里有什么正经的外家。陈娇敢这么说,也是仗着山高路远,村里没人清楚底细。
她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返回海市,不仅要把原主家藏匿的巨额财产神不知鬼不觉地收归己用,更要替那含冤而死的原主父亲讨回公道!
若原主的父亲是个为富不仁的黑心商人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是一位心怀家国的红色资本家。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起,他就一直出钱出力,倾囊支持红党的事业。
谁能想到,到了最后,竟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这其中,那些趁乱而起、浑水摸鱼,只顾着为自己攫取利益的蛀虫们“功不可没”。
这些人隐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吮吸着鲜血,有些甚至在风波过后,摇身一变,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批“弄潮儿”,风光无限,又有谁知道他们脚下踩着的,是无数的白骨和冤魂?
晚上,陈娇就在陈长生家里吃了饭。大伯娘见她拿了那么多新鲜的榛蘑来,心里高兴,特意从房梁上取下一只珍藏的风干山鸡,和蘑菇一起炖了一大锅汤,鲜香四溢。吃着热乎乎的饭菜,陈娇心里却不由得为原主感到一丝惋惜。
虽然她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都不在了,但她身上有钱,又有陈长生这位村子里的实权人物真心实意地照顾着,本可以在这村里安稳度日,等待时机。
等到日后风平浪静,再返回海市起出财富,这辈子都能过得富足顺遂。可惜,这么一个原本拥有光明未来的姑娘,却如此憋屈地葬身在了荒山野岭,死因还那般不堪。想到这里,陈娇对吴三丫的杀意又深了一层,此女,绝不能留!
吃过晚饭,天色已晚,陈娇便告辞回家。她的房子离大队长家不远,也就隔了五十米左右。大堂哥一直把她送到家门口,看着她拿出钥匙打开了门锁,这才转身回屋。
回到冷冷清清的家中,外面已是漆黑一片。陈娇摸索着点燃了堂屋桌子上的煤油灯,豆大的火苗跳跃起来,驱散了一小片黑暗。尽管拥有原主的全部记忆,她还是谨慎地放出意识,将整座房子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仔细扫描了一遍。
陈三当年从海市回来,带的钱财颇为丰厚,这房子在村里也算是数得着的好的。整个村子,青砖瓦房也就那么寥寥几家。房子不算很大,布局却合理。
最右边是厨房,紧挨着厨房的是卧室,里面盘着北方常见的火炕,炕洞的灶口就开在厨房这边。厨房里并排砌着两个灶台,冬天只要烧左边那个连着炕洞的灶台,整个炕就都暖和了。
从卧室出来,是一条不算太长的走廊,这里摆放着各种农具和一些杂物。靠外墙的一侧,整整齐齐地码着劈好的柴火,还是陈三在世时亲手砍伐、劈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